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感謝組織的及時提醒,為我敲響了警鐘。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在履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將以此為戒,嚴于律己,確保不再犯類似錯誤。”近日,宿州市紀委監委駐市政府辦紀檢監察組對監督單位二級機構主要負責同志進行談話提醒,該干部表態道。
宿州市紀委監委把精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對黨員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將監督執紀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堅持“抓早抓小”,做到“防微杜漸”,實現“紅紅臉、出出汗”常態化推進。
壓實主體責任,加強監督指導,嚴格按照市委印發的《黨委(黨組)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工作辦法》文件要求,督促全市各級黨委(黨組)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規范運用“第一種形態”,層層傳導壓力。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通過列席駐在單位黨委(黨組)會、民主生活會等方式,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談心談話、風險防控等機制,強化日常教育和監督管理,努力構建上下貫通、層層負責、逐級落實的完整工作鏈條。
堅持關口前移、提醒在前、教育在前、幫助在前,緊盯醫療衛生、民生領域、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結合巡察整改、審計、專項整治等發現問題,針對黨員干部在思想動態、工作作風、履職盡責、遵規守紀等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因人施治,精準運用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予以誡勉等方式,早提醒、早介入、早糾正,對癥“下藥”,幫助黨員干部認清問題,防止“小問題”拖成大“毛病”。
充分發揮“第一種形態”預防、糾錯、救治功能,建立“發現問題、談話提醒、督促整改、‘回診’問效”閉環機制,對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問題整改情況適時開展“回頭看”,針對發現問題,指導相關部門和單位及時糾錯糾偏,詳細了解黨員干部接受“第一種形態”處理后的思想動態、工作生活、問題整改等情況,對未進行整改、整改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責任人進行約談和通報批評。
“精準用好‘第一種形態’能最大限度保護和挽救‘走在懸崖邊上’的黨員干部。我們將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不斷探索監督途徑,創新方法舉措,抓實日常監督,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足功夫,讓監督執紀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宿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