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有了《樅陽縣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濟合同管理辦法》,‘三資’管理就有章可循了,這既維護了群眾利益,又推動了村里經濟健康發展。”近日,銅陵市樅陽縣紀檢監察干部在部分村開展村集體“三資”專項整治回頭看時,村級組織負責人深有感觸。
農村集體“三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群眾關注的焦點,也是基層監督的重點。樅陽縣紀委監委以村級經濟合同管理等重點環節為切入點和突破點,聚焦農村“三資”管理領域開展專項整治,以有效監督守好村集體“錢袋子”。
該縣紀委監委派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督促駐在部門緊盯以村集體名義簽訂、正在履行和已簽訂尚未履行的村集體“三資”經濟類合同開展自查自糾,共摸排全縣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發包合同1068份,督促整改規范合同107份,收回集體資源132畝,追回資金183.26萬元。加強對鄉鎮紀檢監察力量的督導,充分發揮村紀檢委員、監督委員會主任熟悉村情、深入群眾的優勢,加強對村級“一把手”、村“兩委”成員、財務人員的日常監督,推動小微權力運行更加規范,促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運行。
縣紀委監委聯合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結合常規巡察工作,緊緊圍繞村集體財務管理、經濟合同、資源資產等內容開展紀巡聯動監督。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村集體合同要素欠缺、承包期限超期、合同履行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建立發現問題專項臺賬,督促相關責任部門銷號整改。同時,綜合運用信訪舉報平臺,暢通線上線下問題反映渠道,推動解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0余個。
為深化標本兼治,該縣通過組織觀看警示片、開展正風宣講、印發警示教育讀本等,以案說紀說法,并通報四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形成強力震懾。針對村集體合同不規范等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和工作提示函,督促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出臺農村集體“三資”規范管理等制度5項,推動監督成果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們將持續聚焦重點強化監督,推動村級黨務、村務、財務運行更加陽光規范,以有力監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該縣紀委監委負責同志表示。(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