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1-9月共立案現任或原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7.7萬人,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正風肅紀反腐的信心和決心,釋放出了嚴懲“微腐”、狠拍“蠅貪”的強烈信號,凸顯了紀檢監察機關正風肅紀反腐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整治群眾身邊腐敗突出問題取得顯著成效。
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方向在基層,重點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等“關鍵少數”,他們的腐敗問題直接發生在群眾身邊,嚴重影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堅決懲治群眾身邊腐敗。由此可以看出,需要進一步整合基層監督力量,完善基層監督體系,真正把監督觸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解決村一級關鍵少數腐敗問題。
健全完善基層監督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健全監督機制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力舉措。要強化權力監督與制約,加強紀檢監察、巡察、審計監督等貫通融合,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協作區“前沿陣地”和鄉鎮紀委“監督前哨”作用,善于借助“小微權力”監督等平臺,對村重要事務決策、資源資產管理等重要環節開展“全鏈條”“嵌入式”監督,跟蹤推動村務規范、公開管理。同時,針對查辦村級案件中暴露出的問題,從制度機制上找原因,推動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蠅貪蟻腐”現象的發生。
規范基層小微權力運行。“蠅貪”絕非小事,“微腐敗”亦非微問題。村干部身處基層最前沿,作為鄉村振興和基層發展的“領頭雁”,貪腐之風若有禁不止,鄉村振興將難以實現。因此,要織好“監管網”,繪制好“小微權力”的權力清單,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機制,加強群眾監督,暢通“信、訪、網、電”舉報渠道,延伸監督觸角、提升監督效率。探索實施村干部述職述廉制度,讓村干部定期向村民報告工作情況和廉潔自律情況,接受村民的監督和評議,讓“微權力”服務好“大民生”。
推動新時代廉潔建設走深走實。基層腐敗往往是打著“人情往來”的幌子,與“不收禮不辦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不良觀念有很大關系。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堅決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不斷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將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與基層治理緊密融合,涵養新時代良好家風,讓全面從嚴治黨觸角向家庭延伸、向“八小時外”延伸,厚植新時代黨風政風社風的家庭根基。要持續抓實基層黨風廉政教育,用好用活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大會、處分決定宣讀會等手段,常態化開展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教育引導村級干部筑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臨泉縣紀委監委 李冬冬)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