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你們村塌陷區魚塘承包前,有沒有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程序?租金有沒有及時上繳到村集體賬戶?”在淮南市八公山區山王鎮張樓村,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群眾家中,詳細了解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情況。
為大縱深超常規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八公山區紀委監委會同農業農村部門,針對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處置不規范問題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整治行動,全面查糾“問題合同”,推動村級“三資”管理規范化,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我們深化運用‘室組地’、部門協同的聯動監督機制,與農業農村、審計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協同督辦、線索移送等溝通協作機制,推動各鎮成立由黨委、政府牽頭,紀檢監察、財政等機構參與的專項工作組,形成同頻發力、同題共答的整治格局。”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已排查農村集體經濟合同157份,問題合同69份。全面梳理涉及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的問題線索8件,目前已辦結4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人。
“收到督查組反饋問題后,我們及時與承租人溝通協商,目前租金1600元已經收齊并上繳村集體賬戶了!”八公山區錢淮村干部向前來查看問題整改情況的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說到。大力度推進問題整改的同時,區紀委監委督促區農水局在認真總結前期整治工作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針對村集體“三資”合同中存在的不規范、不合理等共性問題,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經營權出租合同、土地經營權入股合同,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合同等8個規范性示范文本,進一步規范合同管理,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簽訂更加規范有序。
“下一步,區紀委監委將強化靶向監督和系統治理,聚焦問題合同整改和部門總結提升,緊盯牽頭部門履職,為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