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我們村的農田反而灌不進水,田高渠低,灌溉渠現在就是擺設,這事你們管不管?”這是今年8月,市委高標準農田專項巡察組在實地走訪查看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時,一位村民向巡察組反映情況。
為配合做好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充分發揮政治巡察利劍作用,淮南市委巡察機構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與基層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全市范圍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突出問題專項巡察。
高標準農田建設涉及面廣,專業性、政策性強,在人員配備上,市委巡察機構打破常規抽調人員模式,以市委巡察干部為基礎,注重抽調具有工程項目領域巡察經驗的人員,同時從紀檢監察機關、農業農村、審計、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等部門和市級項目人才庫中抽調專業骨干力量,組建15人的專項巡察隊伍。在專項組內部分組上,采取“一托二”方式,每組按照“巡察+紀檢+工程領域+專家”模式,通過科學分工,發揮人員專長,凝聚監督合力。
此次專項巡察堅持書面發函+現場通報,全過程收集本輪巡察涉及單位“活情況”。市委巡察組加強與信訪、市長熱線、農業農村等部門信息互通,發函調取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存在的風險點、監督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等,全面直觀了解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有關情況。對不宜書面提供的問題線索,組織召開巡前情況通報會,邀請市紀委監委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紀委監委相關紀檢監察室、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等介紹日常監督掌握情況,最大限度挖掘線索,為開展工作提供充足“彈藥”。與市農業農村局積極對接,邀請有關專家作高標準農田領域專業知識輔導,收集整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和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以及國家和省市涉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的政策文件14項,編印成冊,發至各專項巡察組提前學習了解。
鑒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分布廣、投資大、覆蓋面廣,市委巡察組將大數據比對思維引入巡察工作中,綜合采集相關主管部門數據,厘清數據分析思路,對2020年以來全市立項實施的125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信息化手段為突破口,借助大數據分析比對,快速鎖定可疑項目,為現場核實夯實基礎。高標準農田項目“隱蔽工程”多,建設過程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難以監督,巡察組通過調取項目歷史影像,比對項目建設前后圖像,對土地平整情況、清淤情況等進行監測,并結合實地走訪調查復核,進一步精準鎖定問題。
同時,針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方案設計、招標、監管、驗收、資金撥付等環節多、經手人員多、涉及面廣、監督難度大等問題,市委巡察機構探索“室組巡”、專項整治辦協助配合模式,建立專項巡察組與專項整治辦雙向通報問題機制,加強監督協調協作。巡察組發現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關問題及時向專項整治辦通報,共同進行會商、研究解決。專項整治辦不定期向專項巡察組通報專項整治進展情況,并就專項巡察與專項整治協同配合予以具體指導,不斷推進巡察與專項整治有效銜接、深度融合。對一些難以定性的問題線索,通過“巡察+紀檢”聯動會商2次,對問題定性是否準確、支撐材料是否充分逐條“過篩”,防止問題線索“小題大做”或“流失”。(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