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作為村干部,本應嚴格管理村集體財務,我卻監督履職不到位,導致村民組征地補償款長期未分配且以現金形式保存在村民組組長個人手上,感謝組織及時發現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日前,宣城市郎溪縣梅渚鎮紀委工作人員在對該鎮鎮東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某某開展談話時,李某某作出深刻檢討。
此前,郎溪縣紀委監委在對梅渚鎮村組集體資金檢查時發現,鎮東村某村民組征地補償資金長期不分配,且以現金形式保存并滯留在村民組長個人手中,存在集體征地款流失、丟失和侵占挪用等風險。最終,李某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滯留長達4年的征地拆遷補償款及時發放至31戶村民手中。
將一樁樁曾經困擾村民的“煩心事”變成了“開心事”,這得益于今年我省開展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農村集體“三資”指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在省紀委監委的有力監督下,省農業農村廳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印發整治方案,確定包括整治集體資產管理、集體財務管理、集體經濟合同、集體債務、工程項目管理等5個方面問題的專項整治重點。
省、市、縣、鄉四級紀檢監察機關(機構)會同農業農村、財政、自然資源等職能部門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排查,對發現的問題采取領導包案、提級辦理、異地辦理、聯合辦案等方式加快推進。
“請問村里冷庫出租合同是什么時候簽訂的呢?承租方租金已經支付了嗎?續簽協議有沒有及時簽訂……”績溪縣紀委監委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審計局等職能部門成立督查組,對全縣11個鄉鎮農村集體“三資”合同管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針對專項督查發現的問題合同,該縣紀委監委及時督促相關部門建立整改清單,分門別類制定整改措施。對因經營困難不能兌現合同約定的,督促鎮村深入研究,有針對性地加大幫扶力度;對經營能力弱的,通過招商引資方式選優經營主體;對故意不兌現合同約定的,采用法律措施推動合同落實;對違規簽訂合同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同時,對整改情況實行動態管理,并適時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一件、銷號一件。
在蚌埠市固鎮縣,該縣紀委監委通過“現場清退+警示教育”的方式向群眾代表通報案情、宣讀處分決定,并將違紀款現場退還到群眾手中。同時,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與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宣傳集中整治工作,呼吁廣大群眾通過各種渠道向紀檢監察機關反映問題和訴求,積極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拔沂钦鏇]想到這么多年前的錢還能退回。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紀委同志為我們做一件好事、大實事……”近日,該縣紀委監委到湖溝鎮張灣村開展現場清退違紀款暨警示教育會,張灣村村民接到退款時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專項整治中,省農業農村廳配合省紀委監委、聯合駐廳紀檢監察組等,赴各地開展督導調研,先后下發整改提示函10件;結合對3400多個村的“三資”審計,指導各地開展自查自糾,起底梳理突出問題,及時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問題線索。
破解“三資”管理薄弱環節,必須健全完善制度,堵塞監管漏洞。天長市紀委監委督促市農業農村局出臺《天長市村民小組集體資金管理辦法》,以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對村民小組資金使用、資產資源出租出讓、民生公益工程項目建設開支等進行規范,切實加強村組財務審計和監督,確保“三資”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蕪湖市繁昌區堅持一體貫通監督、辦案、整改、治理,從發現問題、查辦案件中揭示深層次問題,綜合運用工作提示函、紀檢監察建議書、巡察建議書等方式,督促有關責任單位和主管部門堵漏洞、補短板,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強化制度執行,推動形成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的長效機制……
為實現集體資產數據管理從分散到集合、從粗放到精細,省農業農村廳還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財務審批、債權債務管理等8項制度。同時,整合集體“三資”數據,與農業農村部資產監管平臺實現聯網,切實提升了農村“三資”監管質效。(記者 李明杰)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