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月到中秋分外圓。中秋節是象征團圓、美好的傳統節日,也是“四風”及腐敗問題易發、頻發的重要節點。歡度佳節之際,更要把“節點”當“考點”,一以貫之抓牢作風建設,推動黨風正、政風清、社風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重大節日期間是對干部作風的重要檢驗。” 廉潔不廉潔,關鍵看過節。在人情往來的高峰時節,黨員領導干部尤當嚴把思想關、作風關、紀律關,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堅守做人根本,堅決做到過節不“失節”。
筑牢思想防線。“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上正本清源,行動上才不會越軌偏航。為政者要擰緊思想“總開關”,銘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以敬畏之心對“權”,以淡泊之心對“位”,以律己之心對“利”,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守得住清白、抵得住誘惑。也要常給思想“洗洗澡”,畢竟“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能否慎終如始、一塵不染,最大的誘惑還是自己的心,最難戰勝的恰是自身的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要常破心中賊,多思貪欲害,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境界,時常讓思想受到洗禮、初心得到滋養。
嚴守清廉底線。“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黨的作風正,人民心氣才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糾“四風”樹新風。節日期間,黨員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正確處理情與清、公與私的關系,警惕“糖衣炮彈”,杜絕“人情腐敗”,自覺凈化“朋友圈”“社交圈”,把變了味、走了形的“禮尚往來”拒之門外,過好“節關”,守住“廉關”。緊盯節點,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構要堅持“嚴管就是厚愛”,持續釋放對享樂奢靡歪風露頭就打,對隱形變異新動向時刻防范,對頂風違紀行為從嚴查處的強烈信號,抓了中秋抓國慶,抓了國慶抓新年,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抓早抓小、抓嚴抓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好作風“關口”。
不碰紀律紅線。“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惟當明月。”廣大黨員干部要對標對表、嚴格律己,以明月鑒心、清風醒腦,搞清楚紀律紅線在哪里、言行界限在哪里,弄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持續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把黨紀黨規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做到刻印于心、實踐于行。更要自覺接受監督,主動接受“他律”。剖析許多腐敗案件可以發現,監督缺失、缺位是導致腐敗滋生的重要原因。黨紀黨規既是“高壓線”,也是“護身符”。要把紀律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戒尺高懸、警鐘長鳴,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形成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思想自覺。
中秋謂之“佳”節,正在一個“清”字上。潔凈的月光,象征著清廉之氣、清明之政。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思想,把“廉潔”二字融入節日氛圍,營造“清清爽爽”的過節氛圍。清風滿乾坤,人間月更明。(天長市紀委監委 張澤民)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