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集體“三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一直是廣大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蚌山區紀委監委以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小切口”,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對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持“零容忍”,以正風反腐實效提升群眾獲得感。
為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該區紀委監委推行一線工作法,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插現場,深入該區10個鄉街(社區中心),對集體“三資”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集體財務收支、集體資產資源分配處置、村務公開等方面強化監督,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方向準、推進快。
該區紀委監委以“小切口”推動“大整治”,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綜合運用風險提示、提醒談話、責令糾錯、跟進監督檢查等方式方法,緊盯集體資源資產出租、出借、處置不規范,長期出租收益不入賬,私設“小金庫”以及黨員干部在處置集體資源資產中以權謀私、優親厚友或違規侵占等問題,開展“大起底”和“回頭看”。截至目前,發現問題8個,整改完畢6個,推進協調2個,收回占用集體水塘27畝,挽回經濟損失35萬余元。
此外,該區紀委監委注重手段創新,積極探索“云上監督”新路徑,確保內容公開透明、監督實時在線。一方面將“三資”監督端口嵌入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督促各鄉街村(社區)將集體“三資”進行公示公開,方便群眾知“家底”、查“家務”。另一方面暢通“信、訪、網、電”監督舉報渠道,公開設立監督舉報電話,通過“互聯網+監督”線上線下全面收集村(社區)集體“三資”問題,并及時分析研判、分類處置辦理,不斷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切實打通群眾身邊有效監督的“神經末梢”。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集體‘三資’監督模式,進一步織密‘三資’監督網,切實打通監督執紀‘最后一公里’,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清廉動力。”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