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通過這次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大起底,我們村順利收回了產業新城和林場租金共85000元,村集體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繁昌區紀委監委專項督導組在回訪孫村鎮汪沖村村級問題合同整改情況時,該村黨組織書記說道。
農村集體“三資”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規范“三資”管理,是廣大農民群眾心之所盼。今年以來,該區把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作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的重點工作,會同區農業農村部門,組建2個專項督導組,對部分村(社區)“三資”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專項監督,發現不少村(社區)對村集體“家底”掌握不清,存在集體山林低價發包、合同不規范、租賃期限超長等問題。
針對發現的問題,該區舉一反三,以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為抓手,壓實黨委主體責任、牽頭部門監管責任,督促農業農村部門對村級資源、資產租賃以及集體資金投資入股等合同簽訂情況,開展全面清理核查,并聯合區農業農村、審計、司法等部門對超長期、低價資產資源處置合同合法性、合規性等進行審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建立村級問題合同清單,提出分類處置要求、督促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共摸排梳理村級資產資源480余處,審核集體經濟合同100余份,發現集體資產、集體經濟合同不規范等問題154個,收回租金32萬余元。
該區堅持一體貫通監督、辦案、整改、治理,從發現問題、查辦案件中揭示深層次問題,綜合運用工作提示函、紀檢監察建議、巡察建議書等方式,督促有關責任單位和主管部門堵漏洞、補短板,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強化制度執行,推動形成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的長效機制。今年以來,共發出工作提示、紀檢監察建議書、巡察建議書10份,推動區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健全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審核審批流程和內控管理等制度7項。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數字賦能,充分運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等平臺系統,拓寬村級‘三資’監督渠道,持續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進一步壓實職能部門行業主管監管責任,防范基層廉政風險,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水平。”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