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現在哪些人領了補貼?具體是多少?”這是雨山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佳山鄉某村,對濫發津補貼問題進行監督檢查時的一幕。
近日,雨山區紀委監委接到群眾反映,佳山鄉某村黨總支書記張某僅通過口頭征求村“兩委”成員意見,便將轄區內企業向村委會捐贈的37500元,以通勤費的名義發放給村工作人員。對此,區紀委監委高度重視,通過走訪了解、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反映的問題進行核查。經查,張某及相關人員未將捐贈款項入賬,直接按津補貼名義發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黨的工作紀律,張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目前,違規發放款項已退回。
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以來,雨山區紀委監委緊盯涉農資金補貼發放、集體資源征占補償、集體資產經營處置及項目建設管理等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環節,構建紀檢監察、巡察、審計、財政等部門聯動監督機制,著力解決阻礙農村集體“三資”運行的難點、痛點、堵點,從源頭上遏制基層“微腐敗”,牢牢守住村集體的“錢袋子”。截至目前,共排查問題線索28件,立案1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人,留置1人。
針對村集體“三資”管理涉及層級多、項目多、資金多等特點,該區紀委監委還舉辦了基層紀檢監察監督業務培訓班,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進行專題輔導,共培訓60余人,提升鄉鎮(街道)、村(居)紀檢干部履職能力。
此外,該區紀委監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審批不規范等共性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2份,督促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建立完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實施辦法》等6項制度,推動常態長效。
“下一步,雨山區紀委監委將繼續完善監督檢查常態化機制,變事后監督為全程監督,堅決糾治村(組)集體‘三資’管理領域的‘微腐敗’問題。”雨山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馬鞍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