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過去村里的賬都是糊涂賬,巡察組來以后,幫我們把賬目算明白了!現在村里的每一筆收入、支出也都‘曬’得明明白白,這下我們老百姓終于‘心中有數’了。”近日,面對回訪的南陵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許鎮鎮某村居民劉大爺指著村委會門口墻上公示的村集體經濟收支明細激動地說。
此前,縣委巡察發現該村“三資”管理混亂、經費支出異常問題,經縣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調查核實,確實存在違規發放補助、超標準發放工資等問題。2024年5月,4名“兩委”成員分別受到相應黨紀處分。隨后,屬地鎮紀委對該典型案例進行全鎮公開通報批評,并結合案例開展條例集中學習,真正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切實提高轄區全體村干部的紀法意識。
農村“三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南陵縣紀委監委靶向瞄準群眾急難愁盼訴求,從嚴從實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整治行動,著力在強化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上發力。
摸清底數是做好“三資”管理工作的基礎,該縣紀委監委督促縣農業農村局印發《南陵縣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鎮農業辦、財政所對村集體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經濟合同、集體債務和工程項目管理情況進行全面起底,堅決清理、查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漏洞和廉政風險,集中整治“三資”管理違法違規行為。累計核查經濟合同35份,涉及金額7.9萬元,發現并推動整改問題33個,挽回集體經濟損失3萬元。
該縣紀委監委依托“室組地”“紀巡審”工作聯動機制對村集體經濟管理進行全過程精準監督,對專項整治排查出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一體謀劃、協作推進、迅速處置。前不久,南陵縣籍山鎮三連村原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江某因涉嫌挪用資金等罪名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截至目前,全縣共處置“三資”領域問題線索37條,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3人。
“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我們通過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等方式,推動各單位舉一反三、扎實開展以案促改,完善制度機制,堵住監管漏洞。”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專項整治以來,全縣紀檢監察組織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2份,推動各職能部門先后建立完善《南陵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財務管理暫行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處置程序的指導意見》等4項制度。
“下一步,將持續緊盯農村集體‘三資’做深做實基層監督,守好看牢集體‘家底’,讓群眾感受到紀檢監察工作就在身邊、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該縣紀委監委負責同志表示。(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