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作為村民小組組長,你是如何管理和使用組內集體資金的?請出示下詳細的收支記錄……”這是淮南市潘集區紀委監委在清理整治村民小組集體管理資金的場景。
今年以來,淮南市潘集區紀委監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突出問題,緊盯突出問題精準施策,細化小切口開展整治,推動健全完善體制機制,促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常態長效。
為切實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每周調度,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定期會商,排查各類問題40個,著力整治農村集體資金公款私存和違規報賬突出問題,收回村民小組集體資金129.44萬元,納入村集體賬戶統一管理。通過直查直辦、提級查辦、協作區互辦等方式,查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問題線索21件,在審查調查中發現村(社區)干部冒用他人名義購買某農業保險騙取理賠款問題,立案3件11人。以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和幫助處理14人次,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人,采取留置措施1人,追繳違紀違法資金101.43萬元。
此外,針對專項整治發現的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2份,督促區農業農村局完善村組“三資”管理制度,制定《潘集區村民小組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區財政局加強對某農業保險實施過程的監管,進一步完善制度,利用“監督一點通”平臺公示保險購買理賠信息,鼓勵廣大群眾參與監督,保障群眾真正享受政策性農業保險紅利。
“下一步,我們既要一手抓案件查辦,又要一手抓案件辦理的‘后半篇文章’,督促責任單位及時補齊制度短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群眾在集中整治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