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多年來,我們村民小組的沉陷區土地青苗補償款一直都是打到小組會計個人賬戶上,具體怎么管理使用我們也不太清楚。現在區里拿出政策將村民小組集體資金收回村里集中管理,老百姓就放心了,不但管理規范,也能最大限度發揮村民小組集體資金價值……”淮南市潘集區紀委監委在蘆集鎮榮莊社區張莊村民組走訪時,一戶村民激動地說。
潘集區是涉礦區,塌陷地面積大,涉及鄉鎮多,像這樣將組內集體資金存入村民小組組長或會計賬戶的村民小組全區還有很多,因資金管理使用不夠公開透明,缺乏監督,容易滋生腐敗問題。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來,區紀委監委已連續查辦2件村民小組貪污侵占集體青苗補償款案件。對此,潘集區紀委監委高度重視,采取“班子成員+黨風政風監督室+紀檢監察協作區+鄉鎮紀委”的“四位一體”監督模式,主動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對各鄉鎮(街道)開展深入排查,發現該區9個鄉鎮(街道)21個村(社區)57個村民小組存在將組內集體資金存入小組組長或會計個人賬戶的問題,涉及金額共計133.96萬元。
“村民小組公款私存問題較多是歷史遺留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不僅需要村民小組組長或會計思想上的認同,更需要在制度上提供有力支撐。”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表示。
為此,潘集區紀委監委一方面要求鄉鎮(街道)紀(工)委以近期查處的2起村民小組組長違紀違法案例開展警示教育,讓各村(社區)認識到組內公款私存可能引發的危害,深入分析將組內資金納入村(社區)賬戶統一管理的優勢,多措并舉,分類施策做通各村民小組組長(會計)的思想工作,引導村民小組組長(會計)自發將組內款項交至村(社區)賬戶統一管理。截至目前,排查的133.96萬元已全部交至各村(社區)賬戶統一管理。另一方面,區紀委監委督促區農業農村局制定《潘集區村民小組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村民小組“三資”在保持其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和收益權不變的前提下,實行“組財村管”落實好財務管理審批和使用制度,為村組集體“三資”規范管理提供有力政策支撐。
“村民小組是基層群眾自我管理的最小單元,村民小組資金的規范管理,能更好保障組內集體資金用于造福組內群眾。下一步,區紀委監委將持續跟進監督,保障制度執行到位,督促各村(社區)定期通過‘監督一點通’平臺將村民小組集體資金使用情況公示到位,讓群眾知曉資金動向,還村民一本‘明白賬’。”該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