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六安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加強基層監督的有效途徑,緊盯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力量薄弱、監督乏力等難題,通過擦亮派駐“探頭”、織密基層監督網絡、創新監管方法等,不斷提升基層監督質效,真正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
擦亮派駐“探頭”。堅持常態化調度指導促提升,召開市紀委監委派駐(出)機構、市屬企事業單位紀檢監察機構主要負責人述職述廉會議,委分管同志每月召開工作例會,對口聯系紀檢監察室開展季度綜合評價、匯總分析派駐機構履職情況,合力推動派駐機構責任落實落細。制度化管理指導促規范,梳理上級有關派駐工作制度規定,編印派駐機構工作業務手冊,精準推動派駐監督更好發揮職能作用。一體化教育培養促增效,精心選拔派駐機構年輕干部到委機關“四跟兩訓”,配備業務導師,幫助成長成才。
織密基層監督網絡。深化協作區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健全月調度、月通報機制。抓緊抓實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管理使用,對基層平臺使用情況開展暗訪督導,截止目前,平臺訪問量達8149萬人次,推動辦結反饋群眾投訴10990件,群眾滿意率達97%。抓實信訪監督,對相關重點件堅持“一把手”推動、“一本賬”管理、“一體化”督辦等工作機制,切實提升辦信質量。
創新農村“三資”監管。強化工作指導,推動金安區錨定村集體“三資”管理,認真解決財務審批、程序把關、監督監管等堵點難點,以試點帶動全盤,全力推動“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建設,目前8個業務操作模塊脈絡清晰,涵蓋集體資產管理各項業務,實現了資產數據一屏掌握,實時預警一鍵督辦,賬務流水一鍵共享。截止目前,平臺預警累計亮燈207次,涉及金額8000余萬元,有效推動集體資產經營和管理的陽光運作。
“基層監督體系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神經末梢’,是規范基層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保障。”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我們將統籌用好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力量,強化貫通協同,緊盯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痛點堵點,整合監督力量,切實提升基層監督質效。”(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