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以前只能在超市里買到藍莓,沒想到現在家門口就可以采摘,你看這一顆顆深藍色的果實裹滿白霜,果漿飽滿,是不是很誘人......”在霍山縣太平畈鄉藍莓種植基地正在體驗采摘樂趣的游客一邊拍照打卡,一邊享受著夏日“莓”好時光。
近年來,霍山縣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培育發展富民產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該縣紀委監委采取室組聯動方式,緊盯鄉村振興政策落實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前移監督關口,創新監督方式,以有力有效監督助力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我們鄉海拔高、植被茂、溫差大,生態條件更適宜一些高山果蔬的繁育。今年種植的55畝藍莓全部進入了盛果豐產期,預計年產藍莓鮮果5000公斤,產值能突破30萬元。” 在霍山縣太平畈鄉高山鋪村的智慧藍莓種植基地里,工作人員一邊采摘一邊向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道。
產業振興一直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旺則鄉村興。該縣紀委監委持續強化對惠民政策宣傳、項目推進、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監督,并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村務監督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就“近”優勢,推動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據悉,目前該縣太平畈鄉按照發展產業、科技服務的要求,促進農業產業適度規模經營,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運營模式,讓農民通過流轉土地收“租金”、基地打工掙“薪金”、入股經營分“股金”,實現了村集體與農戶雙增收。同時,逐步打造集龍頭產業、休閑康養、鄉村旅游于一體的智慧農業示范村,努力推動產業變強、農民變富、生態變美,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大發展。
“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是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的重要支撐。”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聚焦鄉村振興這個“國之大者”,在重點環節、關鍵節點開展強有力的監督,全力護航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