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昔日一起共事的同事,如今站在被告席上受審。這個警示教育非常深刻,提醒我們一定要規范用權、伸手必被捉。”近日,在利辛縣法院接受現場教育的該縣自規局干部感觸頗深。
亳州市紀委監委用足用活用好“活教材”,上好“三堂課”,分級分層分類精準實施,推動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做在平常,充分釋放標本兼治的綜合效應。
悉心準備,做好“精品課”。亳州市紀委監委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注重將案例資源轉化為警示教育資源,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建立視頻資料庫和文字資料庫,扎實做好第一手資料收集工作。注重挖掘不同類型的典型案例,根據涉案人員特點,精準確定拍攝主題,做好“精品課”。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根據查處的糧食購銷領域腐敗案件、作風建設不嚴不實、低齡腐敗動機多樣等典型案例,拍攝《種子安全底線碰不得》《“早節”不保》等警示教育片,供全市各級黨組織觀看。
因人施教,上好“定制課”。亳州市紀委監委突出差異化、個性化開展警示教育,做到“精準滴灌”。區別不同行業領域、根據不同工作性質、不同廉政風險防控重點,既突出重點崗位,又抓好年青干部,量身定制同級同類警示教育方案,讓教育內容更加契合受教育對象身份,從而提高警示教育針對性。因人施教、因案制宜,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
注重效果,抓好“宣講課”。亳州市紀委監委創新方法路徑和形式載體,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形成“猛擊一拳”的警示教育效果,做到接地氣、貼實際、見實效。依托新媒體新技術新平臺,構建“線上+線下”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警示教育網絡,讓警示教育“不打烊”。線上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報紙等平臺,擴大警示教育覆蓋面、影響力;線下通過“以案促廉”百村行宣講活動、支部聯建活動、旁聽庭審等形式,以“實景課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亳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