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感謝組織的及時提醒,為我敲響了‘警鐘’,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在履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今后一定吸取教訓,引以為戒……”經過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駐區住建局紀檢組組長的提醒談話,埇橋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名干部當場表態道。
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在精準運用“第一種形態”上下足功夫,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為全面從嚴治黨夯實基礎。
明確運用“第一種形態”的責任,各級黨組織和紀檢機關加強分析研判和監督指導,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對負責運用“第一種形態”的黨員干部進行培訓和教育,嚴格把握政策,精準掌握“第一種形態”適用的情形和條件,體現執紀的嚴肅性和公平性。定期開展黨員干部談心談話,發現問題早提醒、早糾正。深入剖析典型案例、舉辦廉政教育講座、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章黨規和法律法規,提高黨員干部遵紀守法意識。
建立健全日常監督、考核評價機制。緊盯民生領域、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通過日常監督、專項整治、下沉調研等監督方式,對發現的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綜合運用提醒談話、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督促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加強對考核結果的反饋和指導,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獎懲激勵的重要依據,讓監督執紀有力度、更有溫度,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各級黨組織和紀檢機關共同努力,著力提高‘第一種形態’運用的質量和效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對運用“第一種形態”后的落實整改情況跟蹤問效,通過綜合運用教育、監督、處理、公開和容錯糾錯等多種手段,促進干部隊伍的健康發展。(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