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六安市紀委監委把加強警示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通過抓好理論學習、剖析典型案例和加強紅廉文化建設等,多措并舉推動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廉潔意識,筑牢思想防線。
突出以學正風。2023年,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常態化推進警示教育,督促各縣區和市直各單位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管黨治黨、作風建設、廉潔用權等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圍繞“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廉潔文化,永葆清廉本色”“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定”“為民用權、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等主題開展交流研討,撰寫心得體會。各地各部門及時制定實施方案、行事歷,78家市直單位及各縣區累計組織集中學習2102次,15384人次進行研討。
突出以案示警。常態化通報曝光典型案例、組織開展旁聽庭審、開展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隨機抽查和重點查核。印發相關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通報,編印近年來查處的市、縣級領導干部和“一把手”懺悔錄,發放《致全市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倡議書》。先后拍攝制作《錐心之痛》《“聰明”干部的糊涂人生》《歧途》等警示教育片,并組織集中觀看。強化年輕干部警示教育,采取建立監督聯系人機制、不定期開展訪談活動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推動市委黨校將警示教育融入干部培訓教育體系,將相關警示教育片作為全市干部教育培訓教材。
突出以廉固本。堅持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舉措,持續擦亮“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品牌,舉辦“憶崢嶸歲月 傳紅廉薪火”系列選題策劃活動。加強警示教育陣地建設,建成市級紅廉文化示范點4處、正在積極打造5處。拍攝制作紅廉文化微電影21部,其中市紀委監委出品的《如果可以》榮獲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廉潔文化品牌賽事—第五屆“玉琮杯”金獎。2022年以來,《人民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紀檢監察雜志》等中央媒體18次報道該市用活紅廉資源、深化同級同類警示教育等相關做法。
“警示教育,要觸及靈魂,讓干部身臨其境,才能有強烈的震懾效果。”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探索開展分層分類警示教育,最大限度發揮出‘身邊案’警示‘身邊人’的作用,助力營造風清氣正勁足的政治生態。”(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