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接到群眾舉報,反映你存在違規為親戚多測量土地、辦理扶貧公益性崗位等優親厚友問題。經調查核實,發現反映的問題查無實據,希望在這次談話后,你能做好群眾工作,及時公示公開村內事項,做好相關政策解釋。”
這是固鎮縣仲興鎮紀委對某村書記開展談話提醒的場景。如今,這樣的“紅臉出汗”“咬耳扯袖”已經成為該縣各級紀檢監察機構的日常工作。
“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處置,體現的正是組織對干部的嚴管厚愛。”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縣紀委監委堅持把運用“第一種形態”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抓手,緊盯重要節點、關鍵崗位和重要領域,對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談話提醒、約談、批評教育等方式,做到早提醒、早警示、早糾正,抓早抓小,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力求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為提升“第一種形態”運用實效,該縣紀委監委在談話前,針對談話對象的基本情況和性格特點,結合信訪舉報、監督檢查以及政治巡察中發現的問題線索的具體內容,因人施策,量身制定談話方案和談話提綱,明確誰來談、怎么談、談什么,確保談到“痛處”,直達“病灶”。在談話中,既解決具體問題,又深挖思想根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沒有問題的干部受到提醒教育,讓存在問題的干部講清問題,盡早糾正錯誤,真正實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標。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機構監督“前哨”作用,督促被監督單位將運用“第一種形態”納入主體責任清單,作為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考核評價重要依據和政治生態分析重要參考,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加大對黨員干部的日常教育提醒,推動深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具體化、規范化、常態化。
為避免出現“一談了之”現象,該縣紀委監委對被給予“第一種形態”處理的黨員干部開展常態化聯系幫扶、回訪教育、整改情況“回頭看”,查看是否處理到位、教育到位、整改到位,將回訪教育作為激勵“跌倒”干部擔當作為的有力舉措。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落實“第一種形態”工作不重視、整改不到位的責任人進行約談和通報批評,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
2023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精準運用“四種形態”開展監督執紀,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529人次,占總人次的77.5%,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