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真是趕上了好時代,種糧有補貼,技術有人幫扶,產業經營得很順心。”冬日暖陽下,銅陵市樅陽縣藕山鎮種養大戶方愛春面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滿意地介紹。2023年,他的家庭農場大獲豐收,小龍蝦產量200余噸,稻蝦米收成500余噸。
這是樅陽縣紀委監委以有力監督促進惠民富民政策落實的一個縮影。2023年以來,樅陽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緊盯政策落實的“堵點”、小微權力運行的“淤點”、群眾反映的“痛點”,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以正風肅紀成效護航鄉村振興。
強監督促責任落實。以調查研究為牽引,強化對共性問題的分析研判,制定《樅陽縣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點監督清單》,細化明確6類31項監督事項。依托清單,4個紀檢監察協作區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見人見事見效”加強監督檢查,著力督責任、督進度、督成效,推動各鄉鎮、相關職能部門同頻共振、同題共答,督促整改問題18個,盤活鄉村振興閑置項目5個,增加村級集體收入15萬余元。
強協作提監督質效。持續深化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融合,與縣審計局建立完善會商協調、信息互通、線索移送、成果融通等貫通協作機制,充分發揮“1+1>2”的監督疊加效應,提升監督質效。將審計移送的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作為日常監督重點和重要案源,建立專門臺賬,深入開展核查,嚴肅查處問題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2023年,共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2起27人,黨紀政務處分18人,組織處理9人。
暢渠道促治理有效。在暢通“信、訪、網、電”監督渠道的同時,用好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健全“大數據+監督”機制,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推動群眾監督貫穿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助力鄉村基礎治理。2023年,該平臺辦結投訴761條,群眾滿意率達95%。并強化分析研判、梳理匯總,針對惠民資金補貼、鄉村振興項目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制發7份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堵漏建制、舉一反三、補齊短板,以有效治理賦能鄉村振興。(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