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派駐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紀檢監察專責監督的重要制度安排。2023年,省紀委監委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對市縣派駐工作的領導指導,進一步提升派駐監督質效,監督“探頭”作用充分發揮。
推動“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你們對工程項目進行變更,雖經過施工、監理、設計、建設四方單位簽字蓋章,但相關變更手續沒有履行完畢,一直沒有上會研究,應將該變更事項列入此次會議議程。”日前,潁上縣紀委監委派駐縣住建局紀檢監察組,在列席被監督單位黨組“三重一大”會議前提出監督意見。
在潁上縣,各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列席“三重一大”會議已經成為常態。該縣紀委監委擦亮派駐機構監督“探頭”,緊盯“事前報備審核、事中參與監督、事后跟蹤問效”三個關鍵環節,對被監督單位“三重一大”決策事項進行精細化監督。
“上級監督遠、同級監督軟、下級監督難”,一直是監督制約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的難題。派駐監督具有“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舉措之一。2023年,省紀委監委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派駐機構建設,推進派駐監督全覆蓋和增強有效性。截至去年上半年,全省16個省轄市紀委監委共有派駐(出)機構394個,104個縣(市、區)紀委監委共有派駐(出)機構1242個,基本做到派駐監督全覆蓋。
派駐機構與駐在單位是監督和被監督關系,必須保證派駐機構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省紀委監委對派駐機構履職履責“定準立規”,出臺加強對派駐機構直接領導統一管理、線索管理和措施使用等制度,堅持派駐機構月調度、季研討、半年匯報、年度述職工作機制,推進派駐監督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深化。
各地紀委監委強化對本級派駐機構的領導指導,不斷提升“派”的權威。蚌埠市紀委監委健全派駐機構季度分級考核辦法,將線索處置、案件查辦情況作為考核重點,更好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有的地方積極推進派駐監督向企事業單位延伸,宿州市紀委監委結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向6家市屬集團公司派駐紀檢監察組,強化領導和管理。
把監督做在日常抓在經常
“你單位黨組會議議事程序不夠規范,民主集中制沒有得到完全落實,必須盡快整改!”“作為一名科室負責人,既要把好自己的廉政關,又要教育提升科室人員的廉潔自律意識,確保‘一崗雙責’落實到位。”日前,宣城市紀委監委派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到各綜合監督單位開展駐點辦公,全面查找風險,突出抓早抓小,完善內控機制。
為做細做實日常監督,宣城市紀委監委認真分析綜合派駐紀檢組監督單位數量多、分布散、人員少的現狀,創新推行派駐(出)機構“流動駐點”辦公法,促使派駐紀檢監察組主動到監督檢查較少的單位進行駐點辦公,通過列席單位會議、收集來信來訪、日常談心談話等方式,實現靠近“看”、貼近“談”、抵近“查”。
派駐監督具有近距離、全天候、常態化的特點和優勢。2023年,全省各派駐紀檢監察組把監督做在日常、抓在經常,通過開展廉政談話、列席重要會議、參與專項監督等方式,深入到駐在單位各項業務、各個環節,經常性、全覆蓋開展日常監督,及時準確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督促駐在單位補短板、堵漏洞、建機制。
馬鞍山等地派駐機構健全完善與監督單位定期會商、督導檢查等制度機制,通過精準式監督、嵌入式監督、問題式監督,多層面全維度提升監督實效。滁州市對黨委(黨組)書記、班子成員履行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情況實行清單化明責督責,派駐機構通過發放提醒卡、跟蹤督促等方式,推動責任落實。
2023年,全省派駐機構線索處置、立案、處分數分別同比上升33%、61.8%、48.7%。“目前,我們把監督寓于被監督單位日常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抓早抓小,讓監督常在、震懾常在。”一位基層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說。
將“單打獨斗”變成“協同作戰”
“對于占用基本農田建設養殖棚的問題圖斑整改措施,優先考慮能否完善設施農用地手續,其次才是采取拆除措施……”這是靈璧縣紀委監委統籌協調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紀檢監察組、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力量,開展“室組地”聯動監督的一幕。
日前,靈璧縣紀委監委整合“室組地”力量,組建監督檢查組開展監督,推動黨中央關于耕地保護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實落細。聯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農業農村局等責任部門深入4個鄉鎮,對涉及村民違規占地養雞鴨棚、建光伏陣列間距高度不符合政策規定等7個具體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現場查看,督促快速整改。
以往,部分基層派駐機構存在監督力量薄弱、業務能力不均衡等問題,制約了監督工作有效開展。
難題如何破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室具有信息資源、辦案資源的優勢;派駐紀檢監察組熟悉駐在單位政治生態以及行業領域特點;地方紀委監委辦案經驗豐富,具有調查取證、談話訊問、案情查辦等優勢。整合三者監督力量,可以有效實現派駐監督‘1+1>2’的疊加效應。”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做好“聯”字文章,激發“室”“組”“地”優勢,提高監督實效。
省紀委監委制定“室組地”聯合辦案操作指引,完善“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機制。安慶等地紀委監委將派駐(出)機構劃分為若干協作組,通過“室組”聯動、“組組”聯合,統一調配人員力量,將“單打獨斗”變成“協同作戰”,讓監督真正嚴起來、實起來。
與此同時,省紀委監委還積極拓寬監督“朋友圈”,加強與行政、司法、財會、統計、輿論等監督的貫通協調。蕪湖市紀委監委制定派駐機構與駐在單位內審部門聯動工作規范,建立派駐機構與被監督單位內審部門“規劃共審、問題共析、整改共督、線索移送”常態化協同機制,強化紀審聯動,有效發揮審計在反腐治亂方面的重要作用。(記者 李浩)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