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23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四風’問題67起12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0人……”1月17日,“銅陵廉鏡”微信公眾號發布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成績單”。
糾“四風”、改作風、樹新風,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有力抓手。2023年,銅陵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弘揚新風,健全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以黨風政風持續向好不斷贏得群眾的信任信賴。
“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糾治“四風”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年來,銅陵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四風”問題新表現新動向,持續鞏固深化享樂奢靡之風治理成果,堅決防止反彈回潮、隱形變異、由風及腐,全年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51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99人。
節假日是嚴查“四風”問題的節點,也是深化作風建設的“考點”。針對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節日期間“四風”問題易發多發特點,銅陵市創新“5+1+X”的“線上+線下+專項”模式,通過集中交叉和明察暗訪等方式,對違規收受節禮、公車使用、餐飲浪費等情況開展檢查。同時,注重重要節點前廉政教育,市本級發送廉潔信息提醒1.98萬人次。
“我們始終堅持嚴的基調,落實嚴的措施,強化嚴的氛圍,抓住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作風問題深化整治,開展明察暗訪、專項檢查,對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基本形成節前教育提醒、節中明察暗訪、節后即查即改的工作機制。”銅陵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道。2023年,市縣(區)兩級聯動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17批次39起49人,持續釋放正風肅紀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
作風關乎形象,作風凝聚力量,作風助推發展。過去一年,銅陵市紀委監委將整治“干事擔事不夠”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深做實營商環境、群眾信訪突出問題等專項監督,進一步推動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實干爭先,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6起27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人。銅陵市郊區創新方式組織開展“駿馬獎”“蝸牛杯”評選,以正面引領和反面警示雙輪驅動倒逼作風轉變,為有為者鼓勁、為躺平者加壓。截至目前,共有25家單位被授予“駿馬獎”,12家單位被評“蝸牛杯”,以作風建設新常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作風建設還要在樹新風上下更大氣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這場酒席我家只擺了6桌,花費還不到5000元錢,這要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清清爽爽地辦喜事,氛圍又沒有減少,也沒有大操大辦的壓力。”銅陵市樅陽縣雨壇鎮查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照飛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道。樅陽縣從婚宴、滿月酒、升學宴入手,給“人情債”的惡性循環踩下了“剎車”,持續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狠剎歪風邪氣,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持續向上向好,讓人民群眾成了作風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我們將時刻保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以斗爭精神抓作風、反‘四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為銅陵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銅陵市紀委監委負責同志表示。(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