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歙縣上豐鄉紀委在排查村級資產資源合同時,發現村里的姬川茶廠已出租近二十年,多年來承租人以抵扣維修房產費用為名一直沒有繳納租金。在鄉鎮紀委的監督推動下,鄉村兩級采取有效措施,拖欠的租金全部收繳到位。”上豐鄉紀委主要負責人說道。今年以來,歙縣紀委監委創新開展“清廉村居建設年”活動,通過系統實施“五管工作法”,全縣基層監督質效得到顯著提升。
管住“小微權力”,讓權力運行規范有序。該縣探索推行“照單履責”“同級監督”“提級監督”,科學制定村級“一肩挑”主要負責人履職“正負面清單”,強化關鍵少數“照單履責”。全縣192個村(社區)組建村級監察聯絡站,從鄉賢、“五老”中選聘聯絡員1301人,以“監事日”制度,發揮村級監督“前哨”作用。選取信訪反映集中、鄉村振興發展較好的10個重點村,開展提級監督執紀、廉情直報等,完善村級“一把手”權力運行制約監督體系。
管住“小額工程”,讓重點領域風險可控。強化項目監管、村事鄉審,全方位堵塞村級重大事項漏洞。針對村級小額工程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排查各類項目1552個,整改問題199個,追繳資金2.53萬元,處分1人。強化村干部從事村級工程項目監管,1605名現任村干部簽訂承諾書,159名承攬非本村工程項目村干部向鄉鎮紀委報備。對三資管理、工程項目等8類村級重大事項實行“村事鄉審”,共計預審同意1613項,暫緩、否決31項,持續強化村級重點領域監管。
管住“集體資金”,讓群眾關注公開透明。對村級資金建立“一戶通”“一碼通”“一點通”管理模式,實行一村一基本存款賬戶,確保村級資金進出管理即時監控。對村級資金收款業務打造碼上收的“一碼通”全程監管,杜絕現金收支,做到資金運轉全程可追溯,今年以來村級二維碼收款332.36萬元。持續推進“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完善5類58項監督事項清單,累計公示信息649萬條,為清廉村居建設注入“指尖”廉能量。
管住“資產資源”,讓資產資源處置規范。堅持源頭管控,重點實行清產核資、流轉交易、合同履約監管。對村級集體資產資源全面清查、完善臺賬,確保村級資產資源不流失。推進集體產權交易進入縣江南農村產權交易分中心公開交易,減少權力尋租,今年來平臺內規范交易262宗,有效促進村集體持續增收。全面排查村級資產資源合同,通過季抽查、半年梳理、年度分析,清理問題合同59份,推動“三資”管理規范化。
管住“鄉風文明”,讓崇廉尚儉成為風尚。全面加強清廉陣地、清廉活動、清廉鄉風建設,營造崇廉尚潔的社會新風。今年以來,各村(社區)因地制宜建設清廉陣地46處,如:以蓮為媒構筑的江村清廉文化長廊;挖掘枇杷廉潔內涵建設的大茂社區廉政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廉潔家訪、拍攝廉潔文化微視頻等各具特色的清廉活動149次。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評選、清廉家風家訓比選等活動,指導村級修訂完善村規民約28個,為建設“清廉村居”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下一步,我們將總結提煉清廉村居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打造一批有影響、有特色的清廉村居,達到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的效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歙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