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現在全村家底有多少、有什么事,都會在這個智慧平臺上進行公示,我們只需用手機點一下,就一清二楚了。”近日,宿松縣涼亭鎮紀委收到群眾滿意的答復。
日前,涼亭鎮紀委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收到一條來自烽火村村民的投訴,對其村財務支出中一項名為技術指導費的費用提出疑問,要求公開具體花銷明細。涼亭鎮紀委立即安排鎮紀委到村了解相關情況,經調查,為了烽火村集體經濟項目(瓜蔞基地)的增產增收,烽火村村委會與宿松縣智創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簽訂技術服務協議,根據協議智創公司為烽火村提供瓜蔞種植提供技術指導,村級支付全年技術服務費9000元整。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關系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既是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也是誘發基層干部腐敗、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宿松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各村務監督委員會人熟、地熟、情況熟等優勢,對各村“三資”進行大清理、大盤點。在全面了解掌握各村“三資”基本底數、具體構成、處理處置、收益分紅等情況的基礎上,對涉及村集體“三資”運營管理、收支管理、收益分配、民主程序、民主公開等情況進行復盤,對集體資金管理不規范,集體資產運營管理和收益不公開不透明,重建輕管、權責不清、閑置浪費等問題,及時督促整改,以全方位監督為農村集體“三資”上好“安全鎖”。
“農村集體‘三資’問題是強化農村基層組織體系建設重要方面,也是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我們將緊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關鍵環節,進一步探索基層監督新方法、新形式,鏟除滋生基層‘微腐敗’的土壤,讓農村集體‘三資’在陽光下運行,以精準監督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提供良好社會環境。”宿松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