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要充分認識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責主業,以強有力的監督保障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近日,宿松縣紀委監委負責人先后來到高嶺鄉、程嶺鄉、涼亭鎮調研指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與鎮、村干部、縣紀委監委駐涼亭鎮夏家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進行座談交流時強調。
扣緊監督鏈條,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今年以來,宿松縣紀委監委統籌整合監督力量,強化領導班子成員下沉蹲點調研,建立“室組”“組組”“室組地”、協作區聯動監督工作機制,聚焦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小微權力”運行、村集體“三資”管理等方面,始終堅持嚴的基調、采取嚴的措施,推動基層監督責任落實、基層干部廉潔履職、基層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針對你村近期黨員、干部的突出問題,暴露出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日常教育管理缺位……”近日,北浴鄉紀委主要負責人對廖河村黨組織負責人開展約談時說道。
為發揮好“一把手”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頭雁效應”,縣紀委監委緊盯“關鍵少數”和權力運行,壓緊壓實各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強化思想引領,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鄉村振興重要論述、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等開展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站位,圍繞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等“國之大者”,以及“四個不摘”、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等政策舉措開展監督,確保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現在村里大事小情公開,群眾心里敞亮了,我們干工作也更有勁了……”說起村里的變化,老黨員李建民對縣紀委監委緊盯小微權力運行織密監督網的做法連連點贊。
鄉村振興建設政策多、項目多、資金多,容易招來“蠅貪”“蟻腐”。為有力有效規范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縣紀委監委充分運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要求各村每月按照“應公開盡公開”的原則按時公示公開村級各項事務。通過服務平臺受理權力清單范圍內相關問題的投訴、對公開公示信息的問題投訴以及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投訴,群眾可以查閱公示信息、查詢投訴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實現問題一鍵通達、過程可追蹤、結果可查詢、效果可評價。運用信息化、共享化、公開化手段,織密織牢全覆蓋、全方位、上下聯動的基層監督網,讓干部感受到監督、習慣被監督,讓群眾知道有監督、參與監督,以高質量監督促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縣紀委監委還通過“專項+常態”監督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緊盯鄉村振興政策措施落實中的“堵點”、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的“關鍵點”、群眾急難愁盼的“痛點”,從嚴查處各類損害群眾利益、侵占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違紀違法行為,嚴肅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截至目前,查處涉及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基層“微腐敗”問題15件,立案13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8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20人,梳理2021年以來鄉村振興領域未辦結信訪件和問題線索13件,已全部辦結,給予組織處理6人、立案9人。(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