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擴建項目建設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對增加我們村集體收入能不能發揮帶動作用?”“項目建設程序是否合規?有沒有人進行監督?”……在涇縣琴溪鎮樂琴村“陽光議事廳”內,村民代表、黨小組長、村民組長圍繞樂琴村烘干廠擴建(二期)項目建設事宜各抒己見,最終以舉手表決的形式通過擴建初步方案。這也是縣紀委監委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一幕縮影。
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堅持把推進清廉村居建設作為夯實基層治理基礎的重要抓手,創新搭建“陽光議事廳”議事平臺,堅持“村民事、村民議、村民定、村民評”的原則,拓寬群眾參與議事的形式和載體,進一步暢通問題反映渠道,有效解決以往村民自治過程中群眾參與村務監督管理渠道不暢通、參與集體事務決策和監督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進一步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
“大到工程建設,小到鄰里糾紛,村民都可以共商共議,村‘兩委’也能第一時間知曉民意、發現問題,從而及時解決問題。”琴溪鎮紀委書記李興說道。縣紀委監委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指導督促各鄉鎮紀委結合實際,創新清廉議事形式,讓群眾有機會參與監督決策全過程。截至目前,全縣共打造“陽光議事廳”議事平臺8個,組織協商議事26場次,收集群眾提交的問題和建議51條,有效解決村級事務33件。
此外,為充分發揮群眾的參與權和決策權,該縣推行“陽光決策”程序,由村干部和群眾一起商量決定,積極引導村民發揮“唱主角”作用,廣泛參與村內事務和各類決策。據了解,會議采取聽取村“兩委”干部議題、集體協商、現場表決等方式,進一步拓展黨員和群眾的“發聲”渠道,形成“共議共決、人人參與”的運行模式,推動村級事務由“干部說了算”轉變為“大家商量辦”,有效實現了“群眾的事群眾定、群眾的事群眾辦、群眾的事群眾管”。
“通過搭建‘陽光議事廳’議事平臺這一舉措,村民對村務管理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得到了提升,有效激活基層群眾監督力量,助推實現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