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多少?村集體經濟收支情況有沒有及時向村民公示?”這是淮南市大通區紀委監委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管理專項整治期間在村里常詢問的問題。
今年以來,淮南市大通區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強化責任擔當,緊盯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管理中存在的財務核算范圍不明確、收入分配不公開、營收數據造假等問題開展專項檢查,為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護航。
在專項工作開展期間,區紀委監委成立檢查組,認真組織學習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相關內容,并對專項檢查工作開展的重點和方向做了部署,確保通過一次專項檢查,取得推動一批整改、規范一個領域的效果。
檢查組緊盯重點監督任務,通過現場走訪、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等方式,摸排掌握了全區65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資源資金及經營狀況,發現存在財務核算范圍不準確、經營管理事項納入不全面等問題,提出整改建議5條。針對未將經營狀況進行公示的情況,發出工作提示58份,督促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人員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及時、準確、全面進行公示。
據悉,該區紀委監委始終將整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保障鄉村振興清廉底色更足、發展更可持續的有力抓手。今年以來梳理關于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13條,其中涉及村集體經濟組織運營管理問題線索2條,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人。為提升專項治理效能、促進整改完善,將專項治理與巡察工作相結合,作為區委第六輪巡察工作的重點內容。結合發現的典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形成調研報告1篇,為財政、審計、農水等職能部門開展工作提供參考。
“持續壯大的農村集體經濟,已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也成為腐敗易發、頻發領域。我們將緊盯村集體經濟專項檢查中問題整改工作,堅持對發現的腐敗問題線索嚴查快辦,持續釋放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為推動我區鄉村振興事業注入‘廉動力’。”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