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王某某收取管理對象禮品禮金后,雖然沒有為他人提供關照,但該行為存在著影響公正執行公務或者公正行使公權力的可能,依然觸犯了黨的紀律……”近期,在潁上縣河道局廉政教育講堂上,該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負責人以“常見違紀違法行為認定及處理”為課題,用生動鮮活的案例為全場80余名學員上了一場以案示警、以案明紀的紀法宣講課。
近年來,潁上縣紀委監委堅持案件查辦與警示教育同步推進,在查辦案件與警示教育之間搭建“快車道”,把從案件中總結的廉政風險點轉換到“課堂”上,讓更多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明晰紀律紅線和法律底線,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違紀違法帶來的慘痛教訓。
用身邊“活教材”上好廉政教育課是該縣紀委監委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的重要舉措之一。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效果,該縣紀委監委組織一線辦案以及審理工作人員走上講臺,用好用足身邊案件資源,深入全縣各單位開展廉政教育,不斷深化違紀違法案件查辦的警示震懾效應,做實以案促改。今年以來,先后到各單位授課16次,受教育干部3000余人。
“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吸引人,選取的案例都是身邊人身邊事,讓我深有感觸,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吸取教訓,警鐘長鳴,守住廉潔關,絕不能成為課堂上的‘案中人’。”參加廉政教育講堂后,一名黨員干部說道。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還將警示教育課堂搬至處分決定宣布現場、庭審現場,讓案件查辦環節變成了一場場生動的警示教育“課堂”,“零距離”接受鮮活、生動的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力求達到案件查處與警示教育“雙驅動”的紀法效果和警示效應。
“每一起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都是一座‘富礦’,不僅要通過總結經驗教訓,為提升辦案能力和提高辦案質量打下基礎,更要善于挖掘案件背后的廉政風險點,推動辦案與監督、教育有效銜接,加大案件查辦影響力,形成強大震懾,讓‘案外人’不走‘案中人’的老路。”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