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集體資產出租管理不夠規范,如合同簽訂、登記臺賬等方面的資料要進一步梳理完善……”日前,阜陽市潁州區紀委監委駐區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向西湖鎮發出整改通知書,督促立行立改,有效防控農村“三資”管理存在的廉政風險。
據了解,該區紀委監委根據日常監督、信訪舉報、審查調查等發現的問題,圍繞是否建立“三資”管理臺賬、是否執行“三資”運營制度和各項財務收支情況及重大事項公開情況等方面,及時組織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精準查找“三資”項目運行中的廉潔風險點和問題線索,分類建立臺賬,跟進督促整改,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今年以來,該區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構建“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配合、紀檢監察協作區跟進監督、鄉鎮(街道)紀(工)委常態監督”的工作格局,督促各責任主體對村集體“三資”管理開展精準監督。截至目前,監督發現合同簽訂不規范、管理人員配備不到位等問題11個,向相關單位發放督辦函6份,推動責任部門“靶向”治理,精準施治。
“守好村集體‘家底’,不能只在事后‘補窟窿’,還要從源頭上堵塞漏洞。”該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表示,該區根據排查梳理出的“三資”領域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等風險隱患,列出7項監督重點內容,督促責任單位對照檢查落實。在此基礎上,三個協作區做細做實日常監督,推動14個鄉鎮(街道)緊扣監督重點開展自查自糾,對發現問題做到應改盡改。
此外,該區紀委監委依托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實時對“三資”管理中的人、財、物等重點事項進行線上監督,變“事后監督”為“全程監督”。充分發揮村級紀檢委員“前哨”作用,對村務決策、村務財務公開、“三資”管理開展“貼身”監督,促使村干部更加嚴以用“錢”,謹慎用權。
“我們將綜合運用問題督辦、延伸巡察、提級辦理線索等措施,推動‘三資’管理良性規范運行,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讓群眾在鄉村振興中享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