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周馥告誡稱:天既生我為人,自應盡其為人之道。這并不是他反對子孫輩讀西學,只是希望秉持儒家傳統的道德觀念......”近日,在東至縣圖書館,近300名黨員干部及其家屬參加的“百年家風 傳承經典”系列講座上,池州學院副教授祝中俠先生受邀開講《負暄閑語》》第三篇:崇儒篇。
近年來,東至縣紀委監委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持續弘揚挖掘以周氏為代表的傳統家風文化資源,著力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引領全縣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以良好家風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崇儒尚德、培心正業、清慎開明、勤儉樂濟……”4月以來,在東至家風家訓展覽館、周馥故里等場館內,一幅幅光耀史冊、群智閃耀的家風家訓家規,吸引著來自池州市紀檢監察系統近150余名干部駐足參觀。
作為周氏家風文化的研究、傳播、弘揚中心,東至縣紀委監委積極將兩地打造成廉潔文化建設的亮麗“名片”,著眼于發揮周氏家風的正面引導作用,陸續推出《六世書香·百年家風》專題宣傳片和讀本,演繹大型情景劇《百年家風》,拍攝專題微視頻《傳承百年好家風》。并深入挖掘周氏家規著作《負暄閑語》中“嚴律己、養正氣、清廉持正、修己以敬、仁民愛物、知止知足”等廉潔元素,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清正家風。目前,兩處場館已吸引近16萬人次參觀游覽。
同時,陸續舉辦“青年干部談家訓·廉潔自律樹家風”主題演講比賽,召開“家風家訓與黨風政風”故事報告會,開展“樹優良家風 揚清風正氣”主題征文活動,共征集各類體裁作品267篇。并以縣內近年查處的有關案例為背景,編印警示教育讀本《親情也需講“親”“清”》,拍攝《親與清》《家書抵萬金》等家風主題微電影,以案為鑒、以案為戒,謹防不良風氣對家風的侵蝕。
為筑牢家庭助廉防腐防線,該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委組織部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嚴格落實《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督促黨員領導干部如實報告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從業及財產等事項。注重從領導干部親屬子女經商活動和經濟往來中發現“裙帶腐敗”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結合廉政家訪、違規經商辦企業專項清理、家屬從業回避、“八小時外”監督等工作情況,切實將家風建設與反腐敗工作有機融合起來。
“修身齊家方能樹好從政之德。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家風建設,在弘揚傳統文化家風智慧的同時,積極探索挖掘本地紅色家風故事,推動全縣黨員干部講紀律、守規矩、倡廉潔、重家風,切實增強不想腐的自覺。”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道。(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