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問你村現在扶貧項目資產收益有多少?有沒有建立資產管理臺賬?”……近日,涇縣紀委監委駐縣司法局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深入該縣榔橋鎮溪頭村,下沉一線開展村級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專項調研督查,緊盯各環節責任落實,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作用。
據悉,縣紀委監委將村級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納入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17+2”專項整治重點內容,緊盯資產確權登記、運營管護和收益分配三個關鍵環節開展“問診式”監督,以查看村級“三資”管理平臺數據和資產管理臺賬、實地走訪等方式,對全縣11個鄉鎮125個村的291個經營性扶貧項目資產進行靶向監督。
為進一步強化扶貧資產管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縣紀委監委聯合縣鄉村振興局、縣財政局等部門成立專項督查組,圍繞“行業主管監管、縣級統管、鄉鎮主管、村居直管”職責要求,細化18項具體督查內容,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實行“清單化、閉環式”管理,同時注重開展“回頭看”工作,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再監督。
“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將制定務實有效的整改措施,搭建日常監測平臺,落實管護責任、規范收益分配、嚴格資產處置流程,并建立‘綠、黃、紅’三級預警機制,保障扶貧項目資產管理運營規范化。”縣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縣紀委監委將繼續加大對經營性扶貧資產的監督管理力度,靈活運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不斷暢通群眾參與監督的渠道,嚴防出現扶貧資金流失和扶貧資產閑置、浪費等問題,使扶貧項目資產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