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煤矸石是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有關部門要緊盯堆放處理、運轉等重點環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近日,在潁上縣案件總結會上,針對查辦案件過程中發現的煤矸石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案件組相關同志說道。
2022年5月,潁上縣紀委監委在查辦毛圩社區黨總支原書記、居委會原主任李某違紀違法案件過程中,發現全縣每年因采煤產生的煤矸石約180萬噸,且存在煤矸石堆放、經營、管理、運轉等環節無審批手續,造成路面損毀、環境污染等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案件查辦治本作用,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監督執紀力度,著力發現和整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用鐵紀守護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發力。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堅持問題導向,持續壓緊壓實相關職能部門主體責任。積極探索協同聯動機制,凝聚監督工作合力,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交通運輸局以及生態環境分局等職能部門溝通協調,對煤矸石的經營、存放、運輸等方面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做到信息互通、力量互助、資源共享、成果共用,形成上下貫通、步調一致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工作格局。
針對督查檢查發現的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建立問題臺賬和整改責任清單,及時反饋至各責任單位,全流程跟蹤督促,確保整改落實到位。同時,通過談話提醒、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督促責任單位舉一反三,摸清癥結,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把日常監督往實里做、向深處發力。2022年以來,共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22個。
“我們將聚焦重點,實時跟進,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監督力度,緊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嚴肅責任追究,做實做細監督執紀問責各項工作,確保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