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近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再次表明黨中央加強“三農”工作的鮮明態度,發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難度不亞于脫貧攻堅,越是任務艱巨越是需要以嚴明的紀律和過硬的作風作保障。中央紀委日前印發的《關于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堅持嚴的基調、采取嚴的措施大力整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高質量監督保障鄉村振興提供了遵循。
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探索監督新路徑,推動黨中央關于推進鄉村振興各項部署要求落到實處
“從項目資料上來看,該項目的相關詢價程序明顯不規范,可能存在虛假走詢價程序的問題。”日前,四川省蘆山縣紀委監委在研判簡易審批村莊建設項目資料過程中,發現該縣寶盛鄉中壩村在產業環線項目等多個“一事一議”項目中可能存在偽造詢價報價單的問題。經查情況屬實,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康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蘆山縣紀委監委發揮“室組地”協作機制的優勢,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涉農資金項目“大盤點”專項監督檢查。寶盛鄉的問題就是在此次檢查中暴露的。
強化“室組地”協調聯動,盤活了基層監督力量。“我們梳理出2019年至2021年實施的涉農項目83個,涉及金額5255萬余元,排查發現問題63個,收繳違紀違法資金110萬余元。”蘆山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工作對象、工作目標和標準都發生了變化,意味著監督檢查的內容更精細、操作更專業。立足鄉村振興新實踐,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創新監督方式上主動發力,精準監督、靠前監督,有力保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盧某利用職務之便,違規套取資金40余萬元,用于濫發津補貼、違規列支招待費等開支,有的資金甚至進了他自己的腰包……盧某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近日,湖北省松滋市紀委監委印發通報,剖析南海鎮文家鋪村原黨支部書記盧某違紀違法問題。
為了進一步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松滋市紀委監委把提級監督作為重要抓手,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對產業項目集中、資金量大的17個重點村實行提級監督,并指導各鄉鎮、街道紀(工)委做實做細對本轄區村(社區)集體“三資”提級監督,用雙提級的方式為“三資”管理上好“保護鎖”。
農村集體“三資”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基層監督的重點內容。通過實施“三資”提級監督,一線發現問題、提級解決問題、合力糾治問題,有效促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
從踐行一線工作法,于家長里短中找問題、促整改,到開展聯合監督、交叉監督,變“單兵作戰”為“集團作戰”;從督促加快升級鄉村振興大數據平臺,實現部門數據互通、信息共享,到督促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把返貧風險降至最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實踐中探索監督新路徑,精細謀劃、靶向發力,打通落實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微腐敗”存量尚未清除,隱形變異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必須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一查到底
2022年8月,云南省紅河縣紀委監委通報了兩起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典型案例,披露寶華村村委會原主任石機發非法占有村集體資金、涉嫌挪用資金的問題。
經查,石機發在擔任村委會副主任、主任期間,利用經手、保管寶華村村委會征地補償費的職務便利,挪用集體資金21.59萬元歸個人使用,超過3個月未還,此外還通過虛開發票收據報賬甚至重復報賬的手段套取集體資金。
日前,紅河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以犯挪用資金罪,判處石機發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
查閱近段時間各地的通報,一些“蠅貪”利用過手惠民資金的便利中飽私囊的案例并不罕見。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在這個承前啟后的過渡期、關鍵期,鄉村振興領域還有一些老問題、新情況亟待解決。
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領域存在的吃拿卡要、優親厚友、雁過拔毛、截留挪用等“微腐敗”存量尚未清除,隱形變異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又時有發生。
隨著過渡期內大量項目建設、資金投入,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往往成為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的易發多發地帶。
“有的基層村社干部簡單認為‘不往兜里塞就沒問題’,對自身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導致集體‘三資’使用不規范、管理寬松軟。更有甚者,將公權力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在集體‘三資’交易處置中吃拿卡要、低價交易等,造成集體資產資源流失。”四川省成都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陳洪介紹說,2022年,成都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農村產權交易領域違紀違法問題68件94人。
另一方面,鄉村振興產業項目管理不規范、一些地方盲目舉債、美麗鄉村建設中造“盆景”、搞“一刀切”等新問題值得警惕。
例如,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農業農村局原黨組成員、總農藝師戴春桃帶隊驗收羅塔坪鄉某農場莓茶產業項目時,安排農場法人唐龍海自行測量莓茶種植面積,導致該農場虛報面積30畝并通過驗收,造成國家產業扶持資金1.5萬元被套取。戴春桃、唐龍海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驗收小組其他成員也受到相應處理。
此外,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一些干部還產生了松勁歇腳的思想,存在精神懈怠、工作放緩的現象。
2022年11月,海南省鞏固脫貧成果第三方評估組到儋州市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工作,先后到光村鎮扁墩村、蘭洋鎮海孔村等8個鎮10個村評估檢查,發現有的駐村工作隊員、幫扶聯系人責任落實不到位、危房改造沒有按時完成等問題,光村鎮扁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某等黨員干部受到書面誡勉處理。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具體施工階段,尤需防范這類“船到碼頭車到站”的交差心理。新形勢新任務下,如何提高監督精準性,對紀檢監察機關履職盡責提出更高要求。
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瘴痼疾,懲治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
鄉村振興是全域、全員、全面的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承載著人民群眾對黨風政風的新期盼。以強有力監督助力鄉村振興,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大政治使命。
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是二十屆中央紀委謀篇開局的一項重要工作,《意見》強調要精準把握重點,深入整治突出問題。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敵。《意見》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要表現,對“著力糾治政策落實和工作推進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做出具體部署。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持續推動落實為基層減負相關要求,對搞“包裝式”落實、“灑水式”落實、“一刀切式”落實等問題全面檢視、靶向糾治,集中整治作風不實、政績觀偏差、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等突出問題,督促各級黨委、政府自覺樹立正確政績觀,切實抓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此,《意見》強調,著力糾治返貧摸排走過場、幫扶不及時不精準,“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項目管護不力等問題。
當前,一些地方已把督促各級各部門建立健全防范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作為提高專項監督實效的重要舉措,同時,督促責任部門對因病、因災、因學、因意外事故等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的脫貧戶同步落實幫扶措施,兜牢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加強基層治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意見》專門指出加強對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的監督管理,督促深化整治“村霸”。
實踐中,安徽省來安縣紀委監委選取5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的村(居)黨組織試點對“一肩挑”人員開展提級監督,通過駐點辦公、專項監督、提級辦理、聘請廉情監督員等手段,督促村級“一把手”廉潔履職,當好鄉村振興“領頭羊”。
鄉村振興建設政策多、項目多、資金多,容易招來“蠅貪”“蟻腐”。對于這類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意見》突出一個“嚴”字——對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和“回頭看”,對新增問題線索嚴查速辦、動態清零,加大線索存量處置力度,嚴查違紀違法問題,營造高壓態勢、形成有力震懾。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擔起監督保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堅決清除妨礙政策落實的“絆腳石”,以實際行動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障。(本報記者 王卓)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