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乎民心向背。作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2022年,銅陵市深入落實省委“一改兩為五做到”工作要求,以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破題開路,以上率下抓作風建設。銅陵市委堅持高位謀劃、率先垂范,成立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市“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建立“1+5+N”工作推進機制,市委、市政府領導主動帶頭開展集中學習、季度點評、定期調度、現場調研、約談提醒,層層傳導壓力。銅陵市紀委堅持把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與市信聯辦、市營商環境辦等建立協調配合、信息共享和問題移送等機制,圍繞省委、市委季度點評會指出問題,緊盯省目標考核指標排名情況,通過一線監督、約談提醒、督促建議等,傳導責任壓力,推動奮勇爭先,不斷充盈新風正氣,有力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力,讓廣大群眾在黨員干部作風轉變中看到新變化、增進獲得感。
糾四風 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
“2022年1-12月份,全市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60起11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0人……”2023年1月4日,銅陵廉鏡微信公眾號發布上一年度正風肅紀情況,引起廣泛關注。過去的一年,銅陵市紀委把履職盡責情況作為作風建設日常監督的重中之重,圍繞“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牽頭成立5個作風建設督查督導組,推動全市各級查擺“六不”問題443個、制定整改措施714條。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7起46人,通報不作為亂作為等典型問題9起38人。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精準糾治、靶向施治,持續深化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問題專項整治,嚴肅整治酒駕醉駕及背后的“四風”問題,深入整治違規配備辦公用房、公車私用等突出問題,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正作風 心貼心為民辦實事
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銅陵市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22年,銅陵市全面推行首問負責、“說不”提級管理等制度,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全面推行涉企政策“免申即享”,作風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嚴控“三公”經費,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服務保障民生上。去年,全市“三公”經費下降3%,財政民生支出占比達84%,市委、市政府實施28項為民辦實事事項,一體推進省、市民生工程和暖民心行動,有效解決了一批教育、醫療、文化、養老、托幼等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樹新風 實打實為企優環境
作風建設,轉變的是干部思想行動,集聚起的是奮進力量。去年,銅陵市首次將“一改兩為”作風建設情況納入綜合考核,深入開展“清家底、明位次、爭進位”專項行動,啟動實施營商環境問題“大起底”、涉企重難點問題攻堅、政策找企業落地一鍵達、改進涉企法治服務保障、頂格服務企業、重點領域對標學習提升、親清政商關系構建等七大專項行動,建立高質量發展動態監測機制,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引導各級各部門勇當龍頭、爭先進位。把作風建設同重大項目攻堅結合起來,建立高質量發展動態監測機制,精準運用容錯糾錯、澄清保護、關愛回訪等措施,做到改進作風與中心工作互促互進,有力助推全市重大項目招引取得歷史性突破。市紀委監委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監督,推動辦結“新春訪萬企”活動收集的企業訴求488項,嚴查損害營商環境問題19起38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5人,發布正負面典型案例4個。2022年,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33個,總投資178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4%、118.8%;新簽約100億元以上項目6個。在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評價居全國第三,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考核居全國第一,省目標考核中更是取得近年來最好位次。
抓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總書記在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全省新春第一會聚焦“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吹響了新春奮進的號角。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大力開展“作風建設深化年”活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凝聚起加快建設現代化幸福銅陵的“硬核力量”。(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