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22年以來,蚌埠市禹會區紀委監委堅決貫徹省委“一改兩為”要求,嚴格落實《禹會區鼓勵改革創新激勵干事創業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為改革者鼓勁、為實干者撐腰,讓監督有力度更有溫度。
堅持實事求是,明確界定范圍。準確把握政策界限,明確容錯糾錯的情形及適用范圍。堅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正確運用“三個區分開來”保護改革者、鼓勵探索者、寬容失誤者、糾正偏差者、警醒違紀者。
注重抓早抓小,規范容糾程序。對工作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嚴格規范容錯糾錯認定流程,相關單位或個人認為符合容錯情形的,應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向追責機關或部門提出書面申請,追責機關或部門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受理。受理機關或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調查核實,形成調查報告。核實結束后,受理機關或部門應當依紀依法、實事求是作出容錯認定結論,認定結論形成后,及時反饋給當事人所在單位,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
及時糾錯澄清,鼓勵干事創業。常態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通過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幫助干部及時糾正錯誤。對符合容錯糾錯條件的干部,在提拔任用、職稱評定、評先評優中不作負面評價或者免予一票否決。對舉報失實、查無實據的,及時澄清、消除誤解,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細化實施細則,結合當前實際工作,充分查找、總結容錯糾錯機制實施以來使用頻次、遇到的問題和經驗教訓,把原則性規定細化到自身日常監督執紀中,制定能夠量化的指標和標準,規范使用。”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