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22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推向縱深——
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
日前,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省投資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宋同發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黨的二十大后,我省已有多名省管干部被采取留置措施。
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保持反腐敗斗爭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2022年,全省共立案17757件,處分16721人,其中立案廳級干部案件54件;移送檢察機關591人,其中廳級干部23人。
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決鏟除重點領域腐敗毒瘤。提升線索處置精度、拓展日常監督深度、加大案件查辦力度,深化國企、金融、政法、糧食購銷、工程建設、開發區、高校等領域反腐敗工作。推深做實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扎實做好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執紀執法后續工作。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是堅定不移深化反腐敗斗爭的必然要求。加大打擊行賄力度,建立行賄人信息庫,推動構建聯合懲戒機制。全省共立案審查調查行賄人員540人、移送檢察機關78人。
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直接侵害群眾的切身利益,人民群眾有切膚之痛。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探頭”向下,持續整治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部署開展“1+N”專項整治,嚴肅查處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行為。全省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2260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771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887人。
人民群眾對黑惡勢力深惡痛絕。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常態化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持續推進線索清倉、積案清結、“傘網”清查、“兩書”清理,深挖徹查“沙霸”“礦霸”“村霸”背后腐敗和“保護傘”。
“我委在辦理相關問題線索中,發現你單位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相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相關規定,提出以下監察建議: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財務管理;深化‘以案為戒’警示教育,強化整改實效……”日前,六安市金安區監委向區直某單位下發關于嚴肅財經紀律和落實整改措施的監察建議書。
我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針對執法司法、糧食購銷、審批監管、工程建設、金融信貸等腐敗易發多發領域,加強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精準規范運用紀檢監察建議,督促深化改革、優化治理。
堅持“三不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既要注重“不能腐”的制約,更要聚焦思想源頭,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省紀委監委牽頭制定《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若干措施》,協助省委舉辦全省領導干部廉政黨課報告會,引導廣大干部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一案一剖析”,拍攝警示教育片,編發領導干部懺悔錄,發揮省黨風廉政教育館陣地作用,開展有針對性的黨性教育、警示教育,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干部醒悟、知止。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