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提高了,你們看河面很干凈了,河水變清了,魚也多了,河兩邊的環境也好了,真是打心里頭舒坦。”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對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進行暗訪時,聽到群眾由衷地感嘆身邊的變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埇橋區紀委監委立足職能定位,持續強化政治監督。充分發揮“室組地”協同監督強大合力,圍繞水域環境保護、河道生態功能維護、河長制落實等方面開展專項督查。進一步壓實各級河(湖)長責任,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切實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和群眾幸福感。
專項督查組采取“一線工作法”,深入重點鎮,緊盯河道流域全程、重大項目、重點行業開展零禁區、全覆蓋監督檢查。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等方式,在“精準化”上下功夫,靈活運用“嵌入式”“點穴式”“蹲點式”等監督方式,使監督靶向更精準。實行監督任務臺賬化,問題管理清單化,著力發現和查處黨員干部在生態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方河兩岸人口密集,易產生河道污染、亂搭亂建、亂采亂伐現象。現將相關問題反饋你單位,請立即抓實整改,我們將對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發現的問題,區紀委監委及時發送工作提醒函,督促屬地鎮和相關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抓好問題整改,形成了一體推進的閉環式管理,不斷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督查組要求各地在定期巡查的基礎上,繼續采取有效的治理方式,將沿河群眾組織起來,建立分段式的定人包保工作機制,構建群眾廣泛參與河道保護的新局面,進一步提高村民生態環保意識,讓村民自覺養成愛河、護河的習慣,得以共享“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以“國之大者”為著眼點,以強有力的監督執紀問責,釋放生態環境保護無小事、環保領域違紀必處的強烈信號。(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