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歙縣是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傳承人數量位于全省前列,全縣共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項、省級24項、市級64項、縣級170項。2018年歙縣入選全國非遺保護傳承觀察點。
歙縣紀委監委將非遺保護傳承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派駐監督“探頭”作用,推行“嵌入式+全過程”監督機制,緊盯重點部位、關鍵環節開展精準監督,壓緊壓實相關部門責任,為全縣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提供紀律保障。
“建議在持續深入挖掘縣內文物所蘊涵的廉潔文化內涵上下功夫,結合實際打造特色教育基地,賦予文物新的活力……”這是歙縣紀委監委派駐縣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對縣文物事務中心開展“嵌入式”輪駐監督后,指出的具體整改意見建議。為督促文化旅游、文物保護、古城保護等部門落實主體責任,歙縣紀委監委有關派駐機構深入開展“嵌入式”輪駐監督,將非遺項目挖掘、人才培育、資金保障等內容納入監督范圍。今年以來,已對2家主要單位開展了輪駐監督,發現問題21個,下發《督辦單》1份,督促建立機制3項,通過“清單+閉環”機制推動問題整改。
“11月份以來,對歙縣非遺展示館(徽班紀念館)項目進行現場監督檢查6次……目前正在跟進問題整改,整體進程順利。”歙縣文旅體局實施的重點項目開館在即,與此同時派駐組的監督工作也扎實有序跟進。針對非遺重點工作項目,該縣紀委監委啟動派駐機構“全過程”專項監督機制,緊盯資金使用、項目建設各環節,將“關口”前移跟蹤監督。今年已對潘氏宗祠修繕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實施專項監督89次,發現并推動問題整改38個。
“非遺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深度挖掘非遺文化的價值內涵,推動非遺保護傳承有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歙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