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平臺上投訴,沒想到問題解決得這么快,我對辦理結果非常滿意。”日前,黃山市黃山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實地走訪群眾,聽取群眾對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的意見建議,收獲百姓的稱贊。
為大力推廣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打通基層監督的“最后一公里”,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黃山區紀委監委創新舉措,“三+”助力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
“培訓”+“督導”夯實責任。堅持從抓業務培訓入手,通過“省+區+鄉+村”四級模式舉辦平臺實務培訓60余次,采取“面對面”培訓演練、“線對線”溝通解答等形式,確保區、鄉、村工作人員諳熟業務辦理,成為業務能手。區紀委采取“每日報送+網上抽查+定期通報”等方式,對各村居公開信息逐個“過篩”,確保公示公開信息全面、真實、準確。同時,建立委領導包保機制,即由一名區紀委監委班子成員牽頭,紀檢監察協作區分片負責,赴14個鄉鎮開展3輪全覆蓋督查,同步開展業務指導,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
“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線上打通宣傳“網”,利用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騰訊為村”平臺,開設專欄、鏈接,拓寬訪問渠道。線下組織開展集中宣傳月活動,結合核酸檢測、主題黨日活動、重大文旅活動,在全區公交站臺宣傳欄印制二維碼。截至目前,累計設置易拉寶84個,印發帶有二維碼的核酸采樣憑證10萬余張、一封信折頁等宣傳資料6萬余份、宣傳扇子5.3萬把,平臺總訪問量百萬人次。
“黨建”+“網格”化解民憂。創新制定《黃山區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網格化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整合監督資源,實施“定格、定人、定責”的網格化監督模式,在網格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動員各級黨員下沉一線,結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訪,關注弱勢群體訴求,引導其正確表達,幫助其妥善解決,打通群眾解憂紓困“快通道”。目前,群眾通過該平臺投訴反映問題68件,已辦結67件,滿意率95%。(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