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希望給農民工做主......”
7月22日,一條令人動容的投訴出現在“監督一點通”平臺上,而在上傳的視頻中,一位傷者露出腿上長約十幾厘米的術后傷疤,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一起小事故,往往是一個家庭“不可承受之重”。為查明原委,東至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迅速與投訴者取得聯系,得知在6月26日夜間,視頻中的傷者唐某在該縣舜城新區一處工地進行油漆打磨作業時,不慎從人字梯上跌落摔傷,經送縣醫院確診為左脛骨平臺骨折。
“我爸雖然出院了,但醫生說一年都不能干重活,老板讓我們走意外傷害保險,與工傷保險賠付相差十幾萬,根本無法保障今后生活。”唐某的兒子申訴道。
承建事故工地項目的盛光建筑公司是縣屬企業安東集團旗下子公司,他們為什么這么答復?相關職能部門又是如何履職的?帶著這些疑問,縣紀委監委迅速安排工作人員前往實地核查。
原來,唐某從進工地上班到受傷才4天,尚未納入企業實名制管理,缺少工傷認定必需的考勤記錄。事故發生后,又錯過了用人單位申報工傷的48小時報案時限,無法按常規流程申報工傷。為此,縣紀委監委第一時間向縣人社局了解工傷認定相關政策,當得知還可以個人申報且不受報案時限后,立即協調項目公司配合傷者以個人身份完成工傷認定材料申報,并根據后續鑒定結果及時賠付。
工傷賠付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該縣紀委監委以此為鑒,聚焦工傷認定工作開展專項監督,督促縣人社局加強對企業的工傷保險政策“一對一”指導,優化工傷待遇支付流程,并將700余名建筑工人按項目優先納入工傷保險的保障范圍。
“傷者及其家屬對我們的處理很滿意。在縣紀委和集團紀委的督促下,我們還舉一反三,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動’,不斷強化安全保障措施。”盛光公司安全總監朱俊介紹道。
傾聽群眾訴求,回應群眾關切,是紀檢監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切實解決好群眾煩心事、揪心事,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一點通”平臺技術優勢,已及時妥善解決群眾各類投訴37件,并形成“問題收集、分辦、反饋、評價、督辦、回訪”閉環管理機制,確保件件能落實、事事有回音。
“我們將‘監督一點通’平臺作為促進全縣干部作風能力大提升的有力抓手,對群眾投訴問題及時交辦、跟蹤問效,并嚴肅查處問題背后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使其成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的‘好幫手’、規范基層權力運行的‘觀察哨’。”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