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不滿意!’,群眾評價的這三個字讓我們如坐針氈。”六安市裕安區江家店鎮紀委書記郭歡在談到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的一則差評時感慨道。
2022年初,江家店鎮華祖村村民在平臺上反映:“2020年洪災時,華祖村沿河受災村民組的補償款是否發放到位?發放的具體標準是什么?”該村在平臺上答復已分配并已發放到位后,群眾評價了不滿意。
“如果已經發放到位,群眾又為什么會不認可,這其中有內情!”收到評價反饋后,裕安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高度重視,要求江家店鎮紀委立即重新辦理。經核實,在2020年12月底救災款發放過程中,因時任包片村干部工作失職,導致原本應該發放到群眾的救災補助款3040元卻滯留在村民組長賬戶15個月之久。2022年4月,在江家店鎮紀委的督辦下,補助資金全部發放到戶,同時給予相關責任人誡勉談話。投訴村民也重新給出了“非常滿意”的好評。
“群眾有訴求,我們必回應,絕不能讓‘中梗阻’寒了群眾的心。”該區紀委監委以此事為典型,在全區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工作調度會上進行通報,要求各鄉鎮街、高新區紀(工)委,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訴求和意見建議,要及時跟進服務,面對疑難復雜問題時可以通過全區6個紀檢監察協作片區組建“監督小組”進行協作指導、跟蹤監督,并及時反饋辦理結果,接受群眾評議,形成“線上反映—及時接辦—合力施策—科學回應”的監督閉環。
自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試點建設以來,裕安區通過建立“日通報、周盤點、月調度、季分析”常態化工作機制,平臺已累計訪問441.5萬人次,群眾投訴1235件,已辦結1198件,辦結率97.0%,滿意率94%。對31件不滿意件跟進督辦,專門建立臺賬,督促責任部門重新辦理,并嚴格銷號標準,通過二次辦理,8件明確表示滿意,因客觀因素,確實無法達到群眾滿意的,以“一件一報”形式說明情況,進一步推深做實監督“后半篇文章”,真正把監督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為群眾排憂紓困。
“平臺作為信息化手段推動基層監督下沉落地、有效融入基層治理,打通了服務群眾和群眾監督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平臺建設和宣傳推廣,讓小微權力規范運行、使基層監督一通到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該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