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建設和交運局原副局長張文正違規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巡邏防控大隊原副大隊長馬漢違規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及娛樂活動安排……中秋節前夕,安徽省紀委監委對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通報,其中有4起涉及“違規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為廣大黨員干部再次敲響廉潔自律的警鐘。
黨員干部違規吃喝,人民群眾深惡痛絕。“一杯酒”“一頓飯”看似無關大節,實則背后隱藏著謀事、謀利、謀權的影子。有的老板把“酒桌辦事”奉為金科玉律,認為“酒瓶子連著印把子”,即使能通過正常流程就可辦理的事項,也要拿到酒桌上你來我往;有的干部主動組織飯局宴請老板,為的是在酒酣耳熱之際暗示老板“照顧下家人的生意”……酒喝到興起之時,原則讓了步、規矩扔一旁,正常辦理變成吃喝辦事,既污濁了社會風氣,又破壞了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把治理違規吃喝作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重要著力點,持續發力糾“四風”樹新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違規吃喝老問題新表現,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馳而不息糾治“舌尖上的腐敗”,明目張膽的違規吃喝基本已剎住,但隱形變異的“吃喝風”仍禁而未絕。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少數黨員干部自作聰明地為“吃喝”穿上隱身衣,以為飯局轉入地下就“發現不了”,報銷單據偽裝得巧妙點就“核查不了”,不吃公款吃老板就“查證不了”……錯誤地認為有人請吃飯,是看得起自己,能夠凸顯出自身的地位和在某個領域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是少數黨員干部尊崇“飯局社交”,信奉“吃飯開道、喝酒提速”,借著酒局、飯局搞“小圈子”,收買人心、暗通款曲……醉翁之意不在“飯”而在“局”,殊不知,設宴款待的背后是“圍獵”干部的局,是權力尋租、權錢交易、營造圈子的局。
“四風”與腐敗互為表里、同根同源。請君入“席”的真實目的是請君入“甕”,接受一次老板、管理服務對象的宴請,可能不會立刻使某種利益訴求變現,但廉潔風險早已暗中滋生。“酒杯一端、原則放寬”,推杯換盞之間,模糊了關系界限,搭建的是潛在利益輸送的鏈條。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把牢思想“總開關”,自覺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質和具體要求放在心上、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常懷敬畏之心,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四風”問題稍微松一松就會反彈回潮。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時刻保持對違規吃喝及其隱形變異“四風”問題的高度警惕,常抓不懈、露頭就打,切實履行好監督責任;要從漏洞處培土加固、見微知著,及時防治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對頂風違紀、屢教不改、情節惡劣的,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曝光一起、處理一起;要堅持糾樹并舉,強力推進移風易俗,不斷厚植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的社會土壤,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持續向上向善。
中秋已過、國慶將至,各級黨員干部要牢記“違規吃喝不是小事”,時刻嚴守紀律規矩,少貪口腹之利,自覺抵制形形色色“舌尖上的誘惑”,主動拒絕違規飯局,帶頭做踐行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表率。(涇縣紀委監委 何冬霞)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