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現在只要通過手機點開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村集體有哪些收入、資金都用到哪些地方,我們了解的一清二楚。”提到“監督一點通”平臺,村民向入戶走訪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說道。據悉,該平臺不僅有黨務村務、集體“三資”管理等7類44項公示公開內容,還有在線、熱線投訴等功能,群眾只需拿起手機,即可對所關心的村情村務全面了解、全程監督。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隨著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加強對村集體“三資”監管尤為重要。臨泉縣紀委監委將抓好平臺公示公開作為切入點,著力糾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自平臺上線以來,對全縣所有行政村的經營性資產公示761項,確保村集體“三資”管理陽光透明,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該縣通過平臺將村委會與合作社財務收支明細,集體資產與資源的發包、租賃、處置、收益等逐條公開。聚焦“三資”管理不規范、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推動建立健全村集體決策執行、財務管理等制度規定,逐項盤點村級資產資源承包情況,全面摸清底數。同時,對合同時限過長、履約不到位不及時、價款低于市場均價、簽訂程序不規范等問題進行對賬銷號,做到“應清盡清”,有效地從源頭上遏制了村級腐敗現象的滋生。
緊盯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問題易發點、權力關鍵點、廉政風險點,該縣通過“監督一點通”平臺及其他線上業務管理平臺織密數字化監督網絡。加強和規范對村級小微權力和村干部的監督,統籌鄉鎮紀檢監察與村級紀檢委員工作,發揮村級紀檢委員“探頭”作用,多管齊下形成合力,對村集體“三資”管理中損公肥私、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違紀違法問題嚴肅查處,確保村集體“三資”管理在“陽光”下運行,全面強化基層治理。
“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我們將充分利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實施零距離、全方位監管,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全面推進村集體‘三資’規范化管理,以強有力監督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