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東至縣紀委監委堅持因地制宜,整合本土傳統、紅色革命、歷史文化、家風文化等優勢資源,創新形式載體,搭建活動平臺,推動形成崇德尚廉的濃厚社會氛圍。
整合陣地資源,夯實清廉土壤。依托東至縣黨性教育館,指導“作風”“紀律”主題展廳建設,通過沉浸式場景設計,打造警示、培訓、文化等多功能一體的廉潔教育中心,預計今年10月對外開放。圍繞東至木塔紅軍紀念館、周氏家風館等5家特色主題展館,繪制廉潔文化“路線圖”,探索廉旅融合新模式。大力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全縣11個鄉鎮43個村居(社區)以文化墻、文化長廊、鄉村公園等平臺,融入清官傳記、詩詞警句、村規家訓等內容,為鄉村振興注入清廉因子。
整合文化資源,做好廉潔文章。搭建文化平臺,開展全縣首屆廉潔文化作品征集活動,面向全縣征集作品202件,其中攝影攝像46件,文學作品69件,書畫剪紙87件,并首次嘗試將清廉主題融入文南詞、官港民歌等本地傳統戲曲,彰顯本地品牌特色。傳承紅色基因,收集、整理包含曹光前、鄭冬鈿等革命先烈懲貪治惡、廉潔奉公等素材故事26篇。同時,通過舉辦周氏家風文化講座、拍攝《傳承百年好家風》微視頻等方式,進一步弘揚周氏家風,并收集整理、發掘官港許世英家族、洋湖歐陽家族等8大家族家訓家規,不斷提供家風文化滋養。
整合教育資源,打造廉政課堂。緊盯“關鍵少數”,召開全縣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擇選本地12起典型案例,編發《警示教育讀本》。緊盯開發區、金融企業、年輕干部等重點崗位群體,舉辦專題培訓8場,庭審旁聽2場。緊盯村“兩委”干部,以協作區為平臺,累計赴各鄉鎮、村上廉政黨課13場次,開展廉政談話140余人次。同時,創新教育方式,拍攝微電影《親與清》,推動黨員干部嚴守政商關系底線,親不逾矩、清不遠疏。
“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我們將從建立健全廉潔文化建設長效機制著眼,筑牢根基、厚植沃土,倡廉于有形、潤心于無聲,努力形成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良好氛圍。”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說。(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