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昔日‘舊識’淪為了‘階下囚’,我既惋惜又深受警醒。看到曾經的同事當庭接受審判,比起觀看警示教育片受到的觸動更大,這種方式真的起到了‘出出汗’的作用。”近日,在潁州區文峰街道原副主任張某的庭審現場,32名參加旁聽的街道社區干部紛紛表示要以案為鑒、引以為戒,筑牢拒腐防變的底線。
緊盯案發單位,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把警示教育課堂前移到法庭庭審一線,是潁州區紀委監委開展警示教育工作的一個縮影。
強化黨員干部警示教育,做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推動黨員干部筑牢“不想腐”根基的有力舉措。除了組織“近距離”旁聽庭審,該區紀委監委認真總結歸納典型案件的特點,通過開展“對癥式”案例宣講、制作“案中人”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持續放大典型案件的警示、震懾效應,推動懲治腐敗的“治標”成果轉化為預防教育的“治本”成效。
圍繞如何讓警示教育入腦入心,摒棄黨員干部“看戲”心態,該區紀委監委持續做好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按照“一案一警示”要求,緊盯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開展針對性廉政提醒,打出警示教育“組合拳”,做到震懾常在、警鐘常鳴。
此外,該區紀委監委不斷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強化正面引導。深入挖掘本地廉潔“因子”,積極拓展教育陣地,通過開展廉政書畫展活動,創作沙畫作品《平實家訓傳大義,廉潔家風潤神州》,小品《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風》,漫畫《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等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潔文化作品,讓清廉之風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將警示性、震懾性、教育性有機結合,用‘身邊事’教育震懾‘身邊人’,把視角從‘別人身上’轉移到‘反省自身’,更能彰顯警示教育的成效。”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紀委監委將持續探索警示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提前打好“預防針”,時刻“敲警鐘”,切實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