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廉政短信聲聲響,八項規定莫能忘,公車公款勿要想,不碰紅線清風揚。五一端午將至,瑯琊區紀委監委提醒您嚴肅值班紀律,嚴格教育管理,嚴守疫防規定,風清氣正過佳節。衷心祝愿您及家人節日快樂,幸福安康!”這是瑯琊區紀委監委在今年五一、端午“雙節”來臨之際向全區科級以上干部發送的廉政短信。
近年來,該區紀委監委持續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成果運用,以案為鑒系統分析作風問題典型案例,深入查找作風建設的風險點,全面透視問題背后的誘因點,選準加強作風建設的發力點,持續加固作風建設堤壩。重要節日前向各級干部發送廉政短信,就是諸多加強作風建設的做法之一。除此之外,還形成了“單月看、雙月督、季度談、隨機訪”“緊盯元旦春節、五一端午等重要節日,緊盯管人管事、管錢管物的重要崗位,緊盯‘一把手’和領導干部等重要人員開展作風檢查”“節前廉政提醒,節中監督檢查、節后通報曝光” “建立作風問題線索移送機制,搭建信息溝通、成果共享的監督平臺”等一系列規范性做法,有效遏制了“四風”問題蔓延勢頭,大大降低了作風問題發生率。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唯有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方能水到渠成、歷久彌新。針對“四風”問題變異新動向和隱形新表現,該區紀委監委主動出擊,精準施策,靶向糾治,以“四個延伸”為抓手強化作風檢查質效。在查糾內容上,實現由“四風”問題向“六個不”問題延伸,重點查糾面對群眾訴求不作為、服務企業發展不盡力、不服從組織安排“躺平”“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級吃下級”等突出問題。在查糾場所上,實現由眾所周知的顯性場所向“私人定制”的隱形場所延伸,重點檢查私人會所、企業食堂、偏遠的農家樂等隱蔽空間和微信紅包、物流快遞等網絡空間。在查糾手段上,實現由卡點、蹲點等“人防”手段向互聯網+、大數據等“技防”手段延伸,重點運用稅務平臺、財政平臺、公車平臺等大數據系統精準篩查問題線索。在查糾力量上,實現由“專職人員”向“全員監督”延伸,積極構建“信、訪、網、電、微”五位一體信訪舉報體系,大力宣傳推廣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鼓勵群眾“隨手拍”“隨手傳”,用照片、視頻和文字反映身邊的“四風”問題。今年上半年,先后圍繞疫情防控、廉潔過節、作風紀律等開展監督檢查30余次,查處問題15個,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19人。
據了解,為進一步推動省紀委關于以案為鑒著力改進作風的有關指示要求落細落實,該區紀委監委緊扣地區特點和單位實際制定印發《關于開展以案為鑒著力改進作風的工作方案》,持續推進開展一系列學習研討、舉辦一期“瑯琊大講堂”、整改一批突出問題、開展“一月一專題”專項督查、開展一輪“12345效能跟蹤”、查處一批典型案件、建立一項常態長效機制等“七個一”活動,通過用好工作抓手,推動工作落實,提升工作質效。目前,全區各級黨組織自查作風問題199個,已完成整改問題182個,其余17個問題正在持續推進中。
“下一步,我們將抓好抓實以案為鑒著力改進作風的各項工作,堅決打好糾治‘四風’的攻堅戰持久戰,持續涵養嚴實作風,培塑清正新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該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