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安化村二中巷小鐵門沒有安裝減速帶,32號樓南邊人行道上有個障礙物,存在安全隱患。我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上反映的這2個問題,沒想到半天的時間就得到了解決,為你們點贊!”近日,田家庵區泉山街道安化村的居民面對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回訪時高興地說道。
自2021年7月田家庵區納入全省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建設試點以來,該區強化組織領導,勇于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持續在“四個堅持”上下功夫,蹄疾步穩推進各項工作,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平臺訪問量達189萬次、群眾投訴辦結率100%。
堅持陽光曬權,錨定主責
按照省紀委監委“33+N”的建設要求,田家庵區紀委監委會同13個鄉鎮(街道)、5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及民政、教育、城建等9個職能部門,共梳理出5大類35項清單事項,建立監督事項臺賬,明確事項辦理主體、基層監督單位,詳細列出35項工作流程圖,實行以“臺賬+清單+流程圖”為主要內容的“三位一體”小微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切實做到“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
同時,該區將事項辦理主體下沉至村(居)一級,注重整合用好村(居)黨支部紀檢委員、廉情信息員等基層監督力量,充分發揮“探頭”和“哨兵”作用,積極構建“監督檢查室+鄉鎮(街道)紀(工)委+村級紀檢委員+廉情信息員”的“四位一體”監督網,進一步健全基層監督治理體系。
堅持立體宣傳,提升實戰實效
制定《田家庵區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宣傳推廣方案》,“線上+線下”雙向發力,線上通過區級網站、鄉鎮(街道)先鋒網和政務公開網站、村(社區)萬村網頁發布使用指南100余條,在“田家庵區人民政府網站”“田家庵發布”微信公眾號嵌入廣告插圖320余條。線下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宣傳周活動,印制并發放宣傳折頁15000余份、海報800余張,在各辦公場所、公共場所懸掛橫幅60余條、擺放易拉寶展架40余個。同時,結合春節慰問、核酸檢測預登記、平安建設等各項工作,采取幫扶干部、網格員上門服務等多種接地氣宣傳方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指導、一對一服務,讓群眾真正能用、會用、愿用“監督一點通”,有效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
堅持跟蹤問效,打造監督閉環
“我們聚力打好‘碼上’+開放式受理、‘碼上’+全流程督辦、‘碼上’+針對性治理的三套組合拳,顯著提升了監督治理效能。”田家庵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監督一點通”平臺,讓小微權力運行全過程留痕、陽光公開,打通服務群眾和群眾監督的“最后一公里”,增強群眾的參與度和安全感。
該區借助“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公示公開惠民惠農資金、村級三資、小微權力服務事項及事項辦理流程、辦理單位、監督單位。通過“線上轉辦、線上回復”的業務模式,將事項辦理主體下沉至主責部門或鄉鎮(街道)等基層單位,推動整合區、鄉、村三級監督力量,構建起“四位一體”監督網,全程監督公示、受理、轉辦、答復等環節,構建“受理—專辦—督辦—回訪”閉環管理機制,確保問題銷號清零,見效見底。
“下一步,我們將在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持續深入夯基礎、補短板、疏堵點、建機制,進一步突出實戰實用實效,持續推進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