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鳧峰鎮李源村的吳某某年均收入低于正常水平,家中母親重病,年醫療支出達2萬余元,存在因病返貧的風險,你單位要盡快將其納入重點防返貧監測對象,落實好相關幫扶政策。”這是黃山市祁門縣紀委監委對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開展專項監督時的一幕。
為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做實做細過渡期專項監督,黃山市紀委監委印發了《紀檢監察機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監督工作清單》,細化分解了5大類25項82條監督任務,督促各級黨委、政府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首要任務,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措施,確保脫貧人口穩定脫貧不返貧。
市紀委監委堅持做好結合文章,創新打造鄉村振興與廉潔文化融合發展示范點。“我們立足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土壤,深度推進鄉村振興與清廉文化融合發展,以清廉文化促進鄉風文明,帶動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徽州區紀委監委依托巖寺鎮虹光行政村忠堂自然村傳統的“御史”文化,深入挖掘廉潔因子,積極打造廉政教育基地,自2021年6月建成以來,先后被評為黃山市委黨校實訓現場教學點、第一批村干部實訓基地等,共接待參觀學習人員2萬余人次,帶動村集體增收10萬余元。通過廉政教育基地的打造,虹光村為19戶年齡稍大不能外出務工的脫貧戶安排村內臨時務工,每人年收入達9600元,12戶脫貧戶獲得農房資產收益13600元。同時,積極帶動周邊產業發展,通過建成虹光村40千瓦光伏電站,為5戶脫貧戶設公益崗位,每人年收入達25200元;35戶脫貧戶參與光伏分紅達33500元,15戶脫貧戶參與花卉資產分紅8500元,切實從根本上解決脫貧人口就業和收入問題,牢牢守住防返貧底線。
“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厚植黨的政治基礎的高度做實做細過渡期專項監督,以優良作風和鐵的紀律守護好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道。(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