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移風易俗樹新風,紅白從簡人輕松。升學升遷不慶功,努力拼搏向前沖。債少味濃風氣清,贏得大家贊美聲……”這是靈璧縣漁溝鎮卞莊村推動移風易俗,激活廉潔文化,倡樹文明鄉風的快板詞。
“現在,我們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情況基本消失不見了,村里人越來越覺得所謂的‘排場’沒有意義,送禮不再攀比,一年的禮金開銷少了不少,我們村有效實現了‘人情’減負。”靈璧縣漁溝鎮申寨村的一位村民說道。
培土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既要糾“四風”,更要樹新風。靈璧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治理效能,從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傳承良好家風家教等方面著手,糾樹并舉,大力推進移風易俗,不斷凈民風、淳社風、促和諧,用文明新風滌蕩舊俗陋習,切實以清廉文化涵養清風正氣,以鄉風文明助推基層善治。
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縣紀委監委突出重點,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清廉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通過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挖掘家風家訓、開展評選表彰、完善村規民約等方式塑造文明鄉風,激活鄉村文化活力,提振群眾精氣神。同時,緊緊抓住黨員干部“關鍵少數”,切實督促基層黨組織扛起主體責任,從嚴管好黨員干部,從嚴抓好作風建設,規范黨員干部婚喪喜慶操辦等事宜,實行報備制度,切實弘揚移風易俗新風氣。
成風化俗,潤物無聲。走進朝陽鎮李寨村,一幅富有鄉村氣息的《村規民約》墻繪映入眼簾,文明鄉風迎面而來。“娶兒媳,嫁閨女;破舊俗,創新意;喪事簡,不挑剔……此條約,大家立;執行好,都受益。”朗朗上口的村規民約,不僅讓村民看得懂、講得出、做得到、易踐行,文明和諧觀念深入民心,也為農村增添了廉潔文化氣息和氛圍。
“摒棄世俗零彩禮嫁給軍人是我一生最無悔的選擇。”漁溝鎮梁集村的“最美軍嫂”張娜說道。價值引領才能軟化陳規陋習。縣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以“孝廉”文化為切口,以“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家庭”等活動為抓手,推出以孝父母、育子女、家和睦、鄰里諧、美家園、守規矩、助發展、行善舉、崇賢德等為主要內容的“孝廉指數”評價體系,作為先進典型評選的重要依據,培育先進典型模范,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用群眾身邊鮮活事例教育群眾,淳化民風,弘揚社會公德,傳承家庭美德,引領時代新風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移風易俗既關乎黨風政風民風,也關乎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們將進一步創新監督措施,把糾‘四風’與樹新風并舉,督促推動移風易俗走細走實走到位,為廉潔文化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動力’。”縣紀委監委負責同志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