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蚌埠市紀委監委牢牢把握監督這一首要職責,堅持把力量向監督傾斜、把責任向監督壓實,通過人員互動、手段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著力在強化“抓常抓長”,“抓小抓初”上下功夫,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做實“融合+融入”“聯合+聯動”“聚力+發力”,推動四項監督取得扎實成效。
“融合+融入”,讓四項監督更有維度。發揮四項監督貫通融合功效,研究出臺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具體舉措,聚焦“銜接、閉環、共享、共治、保障、完善”等環節,構建上下貫通、內外聯動的“一盤棋”監督格局,使監督體系更好融入治理體系、轉化為治理效能。以四項監督為抓手,指導27家派駐(出)機構對73家市直監督單位逐一制定《2022年度政治監督清單》,涵蓋內容962項。其中,共性監督清單730項,個性監督清單232項,并強化跟蹤落實,切實把四項監督更好融入行業治理。目前,已督促環保系統認真落實中央環保督促反饋問題整改,235件交辦件已辦結234件,督促住建系統開展“物業管理難”專項整治,自然資源規劃系統開展“安置難”專項整治,以扎實有力的政治監督,撬動行業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聯合+聯動”,讓四項監督更有力度。深化“室組地”協作配合,制定“室組地”聯動協調工作辦法,聚焦執法司法、養老社保、惠農資金、定點醫療機構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進一步整合“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力量,推進四項監督貫通協調、同頻共振,提升監督執紀執法協同性。目前,“室組”采取“滾動式”監督、“交叉式”監督等形式開展專項整治,累計處理啃食群眾利益的基層“蛀蟲”364人。全面推行“拎包即走、開包即巡、收包即走”的“背包式”巡察,推動巡察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打通巡察監督“最后一公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一線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通過“背包式”巡察走訪村居46個,發現并交辦的立行立改問題30余個,發現被巡察黨組織問題160余個。
“聚力+發力”,讓四項監督更有硬度。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四項監督的重要內容,圍繞區分重點企業“掛牌護航”、重大項目“全程問效”等八個方面內容,研究制定監督推動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專項行動方案,聚力四項監督重點,精準施策,以硬核監督全力助推打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推動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20余件。聚焦信訪件問題、任務、標準、責任“四項清單”,靶向發力,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辦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少數信訪件不深入、整改不扎實等問題及時反饋責任單位,督促抓好整改落實。目前,交辦該市的235件信訪件,已督促辦結234件,按照“一表”“一單”“一照”“一核”驗收銷號程序已通過驗收234件。
“我們要牢固樹立監督工作‘一盤棋’思想,將四項監督作為市紀委監委機關‘一室一品牌’重要抓手,發揮各監督主體作用,推進力量互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成果共用、制度共建,實現四項監督統籌貫通銜接、高效有序開展。”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跟進研究解決聯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四項監督優勢互補,切實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